家庭冷暴力已成毁灭婚姻的暗流
2010年12月13日 17:34 花花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冷暴力比动手更可怕

“冷暴力现象已逐渐成为危害现代婚姻家庭的重要‘杀手’,其所造成精神上的摧残丝毫不亚于肢体打骂的家庭暴力和婚外情带来的伤害。”郑得芬说,相比传统意义上拳脚相向的显性家暴,“兵不血刃”的冷暴力目的性更强,它是故意让对方感到被忽略、被歧视、被蔑视,引起其精神上的惶恐、惊吓,在痛苦的煎熬中备受折磨,自信、自尊都会被严重打击。很多女性像何女士一样遭受冷暴力直到身心无法忍受才不得不向外求助,往往已忍受了5至10年或更久,心灵饱受创伤。这种情况下受害者大多有委屈感、被控制感,性格变得敏感、脆弱、自卑、多疑、消极,心理上常常处于孤独状态。身体也会因长期处在强大精神压力下,容易出现头痛、失眠等身心症状,甚至可因长期精神上的折磨得不到宣泄和缓冲做出自杀、伤人等过激行为,造成更为严重的果。

“冷暴力家庭环境对孩子尤其未成年子女的影响也是极其恶劣的。”郑得芬说,在冷暴力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由于缺少家庭温暖,容易内向寡言、性格孤僻,比一般孩子敏感、易怒、难以沟通,并可能影响其将来的家庭观,严重者还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远离冷暴力

及时沟通+用心经营

“我们面对冷暴力时,要耐心去找出对方内心的真正需求,面对对方的性格和沟通障碍之症结所在,发现对方有心理问题,需及时进行心理治疗。”郑得芬分析道,及时沟通、交流才是化解矛盾的最好办法。

郑得芬说,冷战的起点往往是受伤害却无从表达,夫妻当出现不说话的冷战倾向时就应警惕,保持心情平静,分析可能激发冷暴力的原因,感受到彼此都受伤害,尽早化解冷战僵局。若双方不愿说话,可采用发短信、写邮件等方式,或先从时事等双方较不敏感话题逐步进行沟通。态度要真诚,不要说“你这么做太可恶”等评价、指责之语,只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我们的冷战让我感到难过……,”让对方看到自己所思所想,将关心落到实处,逐渐消除负面情绪和负性认知。若夫妻沟通有困难,可求助相关部门或找正规机构心理专家进行疏导。若实在与对方和好无望,不如破除“家丑不可外扬”、“委曲求全”等陈腐观念,勇敢做出决定,重新寻找自己的幸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李想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