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正常人也要当心猝死

2012年09月29日 15:59
来源:39健康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两月前的一个晚上,记者一位年仅30岁的朋友小王,猝死在家中。幽默、乐观的他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却突然发生了这样的悲剧。记者随在百度新闻搜索发现,这种“莫名其妙”的死亡事件,每天都有好几起。2007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仅因心脏病导致的猝死就高达54万人。

心脏病、高血压、胰腺炎等疾病均可导致猝死,其中,心脏病是最厉害的“杀手”,90%的猝死与此有关,其中的80%是因心脏病中的冠心病导致。有心肌梗死、心衰、心功能不全等病史者是高危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数量庞大的低危人群不容忽视。”刘德平说,他们平常看上去就是个健康的正常人,没任何毛病,但如果去做体检,就可能查出心脏肥厚、心肌病、供血不足等,存在猝死的隐患。在运动员中高发的“运动性猝死”就与此有关。与高危人群相比,这部分人防范意识差,死亡的危险更大。从来不检查身体的人,猝死还可能是冠心病的第一表现。此外,特殊基因、严重缺氧、用药不当也会导致猝死。

现在猝死者年轻化趋势明显。在强大的生活压力面前,越来越多的人疲劳作战,精神高度紧张、焦虑等,都在“助纣为虐”。“经常有人因连续数天加班、打麻将等导致过劳死,这是因为在过度疲劳的情况下,交感神经、内分泌等系统会过于疲劳或兴奋, 使心脏功能紊乱,导致悲剧发生。”刘德平解释说。

预防猝死不能“临时抱佛脚”,最关键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他给出以下建议:一是高度警惕猝死信号。如果出现心慌、胸闷、胸痛、眼前有蒙黑感、晕厥等,一定要马上就医,有病的话及时治疗。二是定期体检。年轻人每年查1次,中老年人每年查2次,能查出“隐性杀手”,给低危人群敲响警钟,及时治疗并做好预防。三是有心脏疾病等高危人群,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以备急用。四是避免酗酒、过度劳累。张洪波强调,中青年人必须改改生活习惯,学会休息,避免持续疲劳和紧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李天白] 标签:百度新闻 正常人 杀手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