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现场纪实:急诊室里“绿衣天使”忙碌的一夜

2012年05月15日 09:38
来源:新华网 作者:赵大勇、赵小羽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同为护士,因为工作岗位在急诊科,她们身着橄榄绿装,被人称为“绿衣天使”。第100个护士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济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体验了“绿衣天使”忙碌辛苦的一夜。

已经是晚上9点,喧闹了一天的城市渐渐平静下来,这里却依然灯火通明。看到王娟时,身着绿色护士服,头戴绿色燕尾帽的她正在小声对一位患者家属交待取药程序。绿色的口罩挡住了她的大部分脸庞,但没有挡住双眼中流露出的那份认真。

琐碎是急诊室护士工作的最大特点。夜间的急诊室是整个医院最为繁忙的地方:书写门诊工作日志,指导家属挂号、拿药,配药、打点滴、换药、拔针,甚至还要时不时充当指路人和带路人……王娟和她的同事总是脚步匆匆。

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27岁的王娟护理本科毕业在急诊室工作3年,头衔也由“护士”变成了“护师”。经过3年磨炼,王娟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由最初参加工作时的“手忙脚乱”,到现在面对各种急症都能“驾轻就熟”从容应对。

急救车的到来预示着一场战役的开始。晚9点50分,一辆急救车闪亮着蓝白两色警灯骤停在急诊科门口,王娟已经和两名同事推着担架推车守候在一旁。

“怎么回事?”急救车后门一打开,面对第一个跳下车来的病人家属,王娟急促地问。

“脑血管病,上午刚出院,吃完晚饭后感觉不好!”家属回答。

一问一答间,病人已经被转移到担架推车上。待病人躺好,王娟和同事推着担架推车小跑起来,到抢救室十几米的距离转瞬即到。病人痛苦地呻吟着,五官几乎拧在一起。家属脸上挂满焦虑,围在病床前。在医生简短询问病情的间隙,王娟小跑着推来了监护仪,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图标依次闪亮。表情痛苦的病人突然微微偏过头,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我想吐。”话音未落,已经大口呕吐出来。正在病床中部的王娟一个箭步跨上前去,左臂推开一名家属,顺手从地上抄起垃圾桶接在病人床边。

建档、取药、配药、注射,各个环节进行得有条不紊又滴水不漏。当病人病情稳定下来,被转移到观察室时,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

“如果你热爱这个工作的话,你会觉得没有那么辛苦。当把一个病人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时候,会有一种成就感,觉得为社会做了一点贡献,为病人解除了痛苦,累一点苦一点都值得。”王娟说。

王娟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受家庭的影响,她从小就向往护士这个职业。在她心里,能够为病人解除痛苦的人生是幸福的、有价值的。

晚10点47分,疾驰而来的救护车又一次打断了短暂的平静,正在与记者交谈的王娟回身拽过一辆担架推车再次冲向门口。这次送来的是一位心脏骤停的老人。胸外按压、吸痰、喉镜下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一系列快速反应下的专业技术操作令人眼花缭乱。济南5月初的夜晚只有十几摄氏度,但王娟两鬓间很快渗出了汗水。

50分钟的紧张抢救后,医生宣告病人抢救无效,于当晚11时38分死亡。工作还在继续,但王娟与同事们的脚步更轻,声音也刻意放低。因为此时在急诊科的走廊上,悲恸的家属正在哭泣……

这个夜班,王娟和同事共接诊39名患者,死亡2人。

“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服是橄榄绿色的,代表的是一条快速的绿色通道。虽然很多时候种种情况让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还是要尽最大努力救助每一名患者,挽救每一条生命。”王娟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徐红] 标签:绿衣天使 急诊室 呼吸机机械通气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