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急救药瓶内现玻璃碎屑 注入血管可致人死亡(图)

2013年04月26日 11:03
来源:北京晨报

分析

“标准缺失”与“唯成本论”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中心的一份《注射剂药用玻璃包装材料存在安全隐患》的内部报告,分析了产生这一情况的制度性原因。

首先,该产品注册过程中,我国对玻璃包装材质并无明细的法规要求,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势必选用价格最低的钠钙玻璃。

其次,药品招标“唯成本论”不尽合理。以2011年为例,250ml玻璃瓶装碳酸氢钠注射液,全国的最低中标价格为1.45元,最高为2.22元。但事实上,安全合格的进口中性硼硅玻璃瓶价格高达8元,国产价格也在4.5元左右,整瓶药品的中标价远低于一个合格药瓶的价格。如此一来,企业如果选用质量好的包装,就意味着失去市场。据新华社

补充阅读:

输液里微粒确实难消除

输液的液体中,真的有大量颗粒吗?听来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是真的,而且还是国家允许的,不过,数量上有一定限制。

记者查询获悉,我国《药典》2005年版要求,大容量注射剂每毫升大于10微米的微粒数不得超过25个,大于25微米的微粒数不得超过3个。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微粒"是静脉注射液中难以100%消除的"副产品"。微粒经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绕开了人体的防御和滤过机制,又难以被免疫系统清除,的确会在人体内长期存留。长此以往,必然降低人体自身免疫力。

较大的微粒不仅会阻塞口径小的血管或刺激凝血机制形成血栓,还可能会刺激机体产生异物反应或过敏反应。

输液是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据了解,输液的风险几乎存在于输液过程的所有环节,可能带来诸多药品不良反应,医务人员的操作失误(穿刺过程、滴速和用量)、盐(糖)水的质量、输液器及注射器的质量有问题等,均可能导致严重果。

市药监局专家介绍,《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注射剂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最多的剂型,占到了所有不良反应的59%。

市一院泌尿外科专家景遐勇说,说输液的危害等于自杀,太过夸张,但是,输液可以说是最不安全、风险最高的给药方式。

如在输液过程中产生酸涩感须注意

但专家也表示,我们没有必要对输液治疗产生恐慌。

"经常输液的孩子,血管上会有很多玻璃渣"的说法,遭到了专家的驳斥。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邹晓东指出,"输液时,医院统一使用的输液管上是有过滤器的,这个过滤器会把一些药物中微小的不溶颗粒物过滤掉,所以理论上应该不可能会有‘玻璃渣’‘塑料渣’残留。如果真的有塑料渣留在血液里,产生的酸涩感会引起病人和医生的注意。"

[责任编辑:张银萍] 标签:碎屑 微粒数 玻璃包装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