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药品降价死为何又上演
上月28日,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价格。然而“降价令”实施一个星期以来,山东部分药店几乎难寻降价药。
据统计,此次发改委降低部分药品最高零售价已是近年来的第27次,可以说是权威部门宣布降价次数最多的系列。但是所不同的是,其它商品一降价立马就见效,唯独药品降价,要么“一降就死”,要么“不降反升”,前26次没有跳出这一怪圈,现今又一次重演。
药品从生产到销售要经过多个环节,每一道环节都得付出一定成本,随之必然收取一定费用,药品定的价格低,生产厂家利润就要降低,与药品挨得上边的部门利益就要减少,在这样一种语境下,药品生产者必然选择生产高利润药品。纵然有药厂循规蹈矩,但经销和使用部门因降价药品获利少,自然没有积极性,他们不进货,药厂即使想生产,也销路不畅,不死也得死。
近年药品降价频繁,但“降价死”现象每次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很多便宜药从市场上销声匿迹。据统计,仅2010年就有50多种药品因为降价而消失。前面这么多次降价,反复出现这些问题,说明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但很少见有人因药品“降价死”而受到处罚。其实,下达“降价令”后,药品有没有降价,降价药还有没有售,并非发现不了,只要到药房走走就能知晓。更有效的方法是建立举报渠道,让公众来监督。由此可见,“降价令”如果只降不管,除了饱眼福不会带来真实惠。如果,“降价死”这种屡屡发生、而且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那些医疗内部的“得回扣”“收红包”现象怎能杜绝?
精彩内容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437124
1春天常吃10种蔬菜可帮你补足“阳气” -
268855
2死亡真相:人在临死前10秒真实感受 -
203407
3肚脐形状辨疾病:哪种形状暗示有妇科病 -
195904
4测试:睡姿看你能否成为有钱人? -
190711
5蜂蜜竟是这4类人的“夺命符”(组图) -
169596
6外媒:7件事会让身体散发难闻异味 -
118984
7揭秘喝蜂蜜水最有效的7个时间点 -
90612
8肝癌早期难察觉 两大信号千万别忽视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