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错!这是认识误区

2012年12月03日 05:27
来源:重庆晚报

  ■医生们6人一组摆起“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造型

  ■医生们6人一组摆起“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造型

  ■伴随音乐自由舞蹈

  ■伴随音乐自由舞蹈

  ■“老鹰捉小鸡”造型

  ■“老鹰捉小鸡”造型

  ■闭眼者跟随睁眼者引导

  ■闭眼者跟随睁眼者引导

跟着音乐,想象自己是棵树,你被风吹,你的枝叶在尽情摇摆……

昨天上午,来自西南医院、重医附一院、新桥医院的24位神经内科、泌尿外科、肿瘤科、精神科、消化科等科室的医生和心理专家来到南方君临大酒店会议厅,脱下白大褂,赤着脚流着汗,跟随音乐疯狂舞蹈,有时还趴在了地上。3个小时下来,大家大呼过瘾。

他们这是干什么?这是一种全新的心理治疗方法———舞动治疗。来自荷兰的美国舞动治疗协会注册高级舞动治疗师兹维卡·弗兰克说,这里的跳舞不是表演,而是暴露自己,释放自己,接受自己。这一新型心理治疗方法曾在北京、南京青岛、沈阳等地推行,适用于所有人。

起步训练:放松、放松

24位医生围成一个圆圈,跟着弗兰克做简单的动作,从手指开始活动开来,到手腕、手臂、肩、脊背、腰、腿、全身,一步步放松自己。

“现在你是一棵树,”弗兰克发出第一个指令,要求大家跟着音乐,做到完全投入,不管不顾周围。

感受》》

重医附一院精神科副教授李静:人的肢体语言是人的潜意识的反映,自己想象成一棵全是枯枝的树,这其实是心理压力的折射,在舞动的过程中,医生能够发现舞动者心理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有意识的行为干预和动作的引导,纠正、治疗对象。

随风而舞:暴露自己

“现在你是一棵树,根据音乐节奏、强弱,想象着风向你吹来,你随风而动……”弗兰克又发出指令,音乐节奏逐渐加快,每个人随即无规律地舞动起来,有的还趴在了地上打滚。

感受》》

西南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胡俊:运用好全身的每一个部位,做自己想做的任何动作,这时,你会发现自己是否真正放松,每个人的动作完全不一样,都是各自身心的展现。

成长树:冲出压力圈

“我会让你感到痛苦,感受到痛苦,才能感觉到重生的需要,才会要求改变。”在充分放松自己,弗兰克要求大家从下蹲姿势逐渐站直,但要想像自己被千万吨压力压住,奋力向上生长。

在场的医生们突然像被大石压倒一般,有的“生长”得特别痛苦,满头大汗,面红耳赤,有的甚至投入到双腿都在颤抖。这一环节结束,大家又围成一个圆圈,交流心得。

感受》》

重医附一院精神科副教授李静:这其实是讲述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不可能顺利,而是在不断的突破障碍,通过自我施压,自我突破,自我放松。

信任接触:体验信任快乐

“在这里,跳舞不是表演,更是体验,是感受。”活动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环节,弗兰克要求体验者们分别找一个不认识的搭档,双方十指指尖接触,一人睁眼,一人闭眼。睁眼的带着闭眼的舞蹈,哪怕是趴在了地上,对方也必须跟着去做。

在舒缓的小提琴协奏曲中,医生们开始随着音乐舞蹈,有的把对方带到了地面,有的带着到处乱跑,跟随着不同的音乐,大家还跳起了悠扬的华尔兹,欢快的波尔卡舞……

感受》》

重医附一院精神科副教授李静:这个过程就是体验信任的快乐,带领者有给予信任的成功感,以及双方简单接触带来的快乐。其实,医生和患者也存在这种信任关系,病人就像是闭眼的舞者,医生通过自己的技术和操守让对方信任。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冉文 记者 刘露瑶 实习生 马灵燕 摄影报道

医生鸭梨也很大

昨天下午,西部精神医学协会中青年医师心身医学专委会在重庆召开了一次关于医生健康的主题会议,来自西南医院、重医附一院、新桥医院、大坪医院的医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上,一组调查数据让医生们咋舌:深圳市卫生局公立医院2.7万名医务人员和7765名医务人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慢性病患病率45%,焦虑症状阳性率为25.2%,抑郁症状阳性率为31%。

西部精神医学协会会长孙学礼表示,这一数据折射出目前医生们面临着身心健康问题。工作时间长、睡眠少、用餐不规律、运动少、工作久站、休假少、经历医院暴力、患慢性病,这些都是医生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今天是第20个世界残疾人日。

昨天下午,重庆矮小人联谊会的8名矮小人在洋人街举办题为“关注孩子的身高,关注孩子的未来,避免矮小成为终身残疾”的活动,通过现身说法提醒家长对身高的认识误区。

误区1

父母高,孩子一定就高

矮小人李苏称,父母身高都超过1.65米,但他只有1.45米,至今单身。

李苏说,遗传因素只占影响后天长高因素的70%左右,孩子的身高还受到营养、运动、睡眠、心理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此外,如果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等内分泌疾病,身高会完全脱离遗传因素的影响。

误区2

现在不长,将来一定会长

25岁严锋称,他自幼生长缓慢,到2011年6月只有1.3米,现在通过一年多的治疗才长到1.42米。

他说,许多家长有“早不长晚长,二十三蹿一蹿”的观念,相信孩子的身高迟早会长起来,暂时矮一点无所谓,这会错过最佳身高干预和治疗时机,造成终身遗憾。

误区3

从小就高,将来肯定长高

30岁的陈诚是一个时尚漂亮的女孩子,但她只有1.43米的身高,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

其实,陈诚从小就比同龄人高,小学时甚至比同班的男同学高半个头,但上小学五年级后,被诊断为性早熟,专家称引起了性激素提前大量分泌,导致骨骺提前融合,从而缩短了生长发育时间,导致“高儿童矮成人”。

重庆晚报记者 黎奎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