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传染病的新问题

2013年02月02日 06:46
来源:东方早报

翁心华

华山医院感染科学科带头人、华山医院终身教授

如何从复杂的症状中抽丝剥茧,找到真正的病因?

一个合格的感染科医生应该有综合分析能力,现代很多高科技检查手段的出现,对于诊断有帮助,但是医生要练好内功,不能忘记问病史、体格检查等基本功,不能只看放射科的报告。尤其是体格检查,这是医生的基本功,但是现在很多医生连听诊器都不戴。

2012年有一个让我至今印象深刻的案例,一个周庄的15岁孩子,长期发烧,导致骨头溶化,奔波就医2年多一直没查出病因。最开始,他的下颌骨溶掉,口腔科医生诊断为慢性骨髓炎症,给他整形。来大腿部的骨头也溶掉,骨科医生为他大腿部放入水泥支撑,走路都迈不开步子。后来这个孩子到我这里看病,我仔细询问病史,发现他虽然发热,有骨髓炎的表现,但是做细菌培养,并没有查到细菌感染。因此,我怀疑不是感染性疾病,于是请血液科专家到市里做会诊,结果诊断为朗格汉斯综合征,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后来这个孩子用血液化疗的方法治疗,现在已经能够走路,上学了。还有一个病人发烧38℃持续2个月,一直查不到原因。后来找我看时,我发现他结膜上有淤点,这就是细菌性的心内膜炎的表现,后来经过超声波检查、手术证实了我的诊断。

纵观传染病的发病趋势,近些年通过防治、疫苗接种,一些经典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天花、鼠疫等传染病都看不见了,结核病明显下降,现在主要的传染病就是病毒性肝炎。

近十年来,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上升,有关“超级细菌”方面的报道,也使社会恐慌担忧。深部真菌感染和复杂耐药细菌感染对人类有严重危害性,呼吁各个学科来共同应对这一严峻挑战。深部真菌是指具有侵袭性的真菌,如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等,后两种是呼吸道疾病的感染途径。曲霉菌可以侵袭肺部、血液,隐球菌是入侵肺或脑子的主要病原体。还有一类是医源类的感染,也不容忽视。在医院的环境下,一些化疗的患者身体抵抗力降低,也容易被真菌病毒侵袭。超级病毒就是医源类感染,一些耐药金葡菌通过医院环境传播。

新时代下,传染病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问题。近十年,非典、甲流、禽流感等全球性的新发传染病接连暴发,很多人问我是不是传染病越来越多了。其实,细菌在生物界一直是客观存在的,细菌的历史已经存在多少亿年,只不过随着医学检测手段越来越高超,人类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病毒。

一方面,随着现代交通的发达,人群流动性加大,使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传播速度加快,一旦有传染性疾病,就容易造成全球性范围的迅速传播。这就需要我们对于传染病的防控作出新的思考。美国本土的疾病防控机构,是针对世界性的传染病进行分析监控的。

另一方面,有些病原体感染有季节倾向,也有人认为这种病原菌在不合适生长的环境下变为L型细菌,没有胞壁结构,平时不活跃,一旦外界环境适应了,就出现“返祖”,变回原来的细菌,致病力很强。流感就是季节性的,每隔十年流行一次,因为一次流感暴发后,人群就有了免疫力,流感病毒蛰伏一段时间后,经进化变异,又会重新来袭。

2004年WHO专家克劳斯·斯托尔警告说,“全球将暴发流感疫情,逾1/4人口患病,禽流感最有可能引发一次不可避免的全球流感疫情。”上世纪人类共经过了1918年、1957年和1968年三次流感大暴发,三次均与禽流感有关。1919年,西班牙流感暴发,欧洲死了几千万人,相当于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

传染病是个历史发展中的概念,国外叫“感染病”。 从传染病到感染病,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其内涵大不相同。感染病的概念更大,只要是病原体引起的疾病都称为感染病,而其中只有一部分疾病具有传染性,可在社会传播。比如肺炎、败血症,都是由病原体感染造成的,但是并没有传染性。因此将传统的传染病扩大到感染病,就大大扩大了研究范围。华山医院的“感染病学科”,就扩大了传统的传染科病毒性肝炎等传统传染病的研究范畴,与抗生素、公共卫生事业等结合,大大拓宽了感染病学科的工作领域。

感染病作为一门学科,已在业界达成共识。感染病学科未来的发展,应先理顺体制。现在的传染病医院应该变身为公共卫生中心,应对特殊的公共卫生事件,而综合医院的感染病科应该收治各种感染病,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卫生部规定,每个医院要成立感染病科,但是真正有这个科室的医院并不多,很多感染病人散落于呼吸科、血液科,感染病如何在交叉学科中共同发展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岁末年初,冬春交替,又到了流感高发的季节。有些人急着去打流感疫苗。其实,呼吸道疾病不是疫苗都能解决的。流感的预防很难,疫苗对于流感的作用是有限的,由于流感病毒是不断发生变异的,疫苗并不具备交叉免疫的作用。而且疫苗的免疫时间较短,每年都要打一次。

同样,对于肺炎疫苗现在也有争论,因为肺炎也分不同型的,每年都会型变,而不论体质如何打统一的疫苗是会有疫苗反应的,建议老年人可以打,小朋友不一定打。从气候条件分析,上海一直不是一个流感高发地区。市民不必恐慌性地去接种流感疫苗。市民可以注意冬季不要受凉、不要疲劳,饮食规律,多喝水,切忌暴饮暴食。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这是预防流感的根本方法。

在感染科,临床最常见发热病人。发热是很多疾病的共同表现,我们把发热当作一种疾病来诊断。发热的原因非常复杂,有的患者发热两个月都查不出原因。一般来说,发热分两类,急性发热和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急性发热指2-3个星期,属于短程,大多是病毒性感染,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可以自愈,可以多喝水、服用中药的退烧药,不要过度用药,如果白细胞不高,不要一开始就用抗生素。众所周知,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进而造成耐药进化。但是,平时我们过度用药很严重,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呼吁不要滥用抗生素,现在药店对抗生素实行管制,是一种进步。

对于超过三周的发热,就属于长程发热,病因比较复杂,属于疑难病例。主要分三大类,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如红斑狼疮;肿瘤性疾病,如血液肿瘤、肝癌、肾脏肿瘤等。现代很多高科技检查手段的出现,对于诊断有帮助,但是医生不能忘记问病史、体格检查等基本功,要有综合分析的能力,不能仅仅依靠高科技检查。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