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医患矛盾加剧“没有赢家”

2013年03月09日 06:48
来源:湖南日报

仅10%的患者信任医生——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院长于金明带来的一项华东地区30家医院医患关系的调查结果,引起不少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医患矛盾加剧“没有赢家”

医院聘请大量保安,医生戴钢盔上班,患者带录音笔就诊……本应站在同一战壕的医患双方,近年日益走向对立,有时甚至演化为暴力。

卫生部统计显示,从2006年到2010年,全国医疗暴力事件陡增70%,仅去年就有数名医护人员被砍伤。一些医生因此自认是“弱势群体”。

医患不信任导致了撒网般的检查,医患矛盾则让医生不敢承担风险,延误或推诿患者。“按说只要有1%的希望,医生就要尽100%的努力,但因怕纠纷,一些医生一遇难题就放弃。”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卫生厅厅长李利说,医学是实践科学,不敢探索,疑难杂症可能永远治不了,医学不可能进步。

“医患矛盾中没有赢家。”一些代表委员表示,医患矛盾突出,不仅损害双方的信任,而且影响医学的发展,最终受害的是全社会和所有人。

七成纠纷“症结”在沟通

“自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中央投入600多亿元支持了1万多所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这几年社区医院能力有所加强,但人才队伍还是欠缺,难以留住患者。”全国人大代表、卫生部部长陈竺说。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医院不堪重负。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的日门诊量屡破1万。优质医疗资源缺乏且过于集中,任务随之加重,这让许多医生身心疲惫,对患者的提问和疑虑难免敷衍。而医患矛盾最直接的原因恰是沟通不够。统计表明,70%以上的医疗纠纷由此引起。

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认为,医生应该多体恤患者,消除患者的疑虑。“只有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才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则是体制问题。“一定要改掉以药补医的弊端。”陈竺代表说,“如果一个医院、医生依靠从最弱势的群体身上赚钱,医患关系能好吗?”

唯利是图将“走上邪路”

数据显示,新医改启动的3年来,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由35.3亿增加到62.7亿,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下降了20%。

医院和医生的工作量则随之增加。我们的工资从何而来?常年超时超负荷工作能保持好态度吗?谁来保护我们的权益?一篇《医生含泪十问部长》的帖子,引发许多医疗工作者的共鸣。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认为,“医疗卫生行业不能去争取‘利益最大化’,‘以病人为中心’是医卫行业的工作准则,如果争取利益最大化,这个行业就会走上‘邪路’。”

但胡梅英代表指出,调解终究是治标,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恢复医患互信才是化解医患矛盾的根本。

(据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标签:加剧 赢家 矛盾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