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急救时间窗可延至24小时
本报讯 (记者 顾泳 通讯员 孙国根)昨天,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传出消息,该院首席科学家陈俊教授联合国内外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首次应用“异体免疫细胞移植”方法,证实了体内“免疫调节性T细胞”对改善脑损伤、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疗效,这一成果将有望改变现有脑卒中治疗方法。昨天,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神经科学领域权威期刊 《神经病学年报》之上。
据悉,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人高达200万,其中大多数病人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脑卒中唯一有效方法是:在发病4.5小时的“时间窗”内,使用药物“重组tPA”溶栓。然而,这种方法可能会破坏血脑屏障,增加脑出血风险。迄今,临床上仅有1%的病人受惠于治疗,推广范围受到较大限制。如何找到应对脑卒中更有效的治疗,成为国内外专家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科学家早前发现,人体脑卒中后会激活体内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炎症细胞,继而释放大量有害物质,加重脑损伤程度。这些损伤会引起长期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后遗症。有一种“免疫调节性T细胞”在体内存量很有限,不过它一旦被过度 “激活”,就会使出“浑身解数”抑制有害物质的释放,阻碍脑损伤进展。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运用异体免疫细胞移植方法,深入研究“免疫调节性T细胞”的工作机理。研究团队揭示,有一种平时含量很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一旦脑损伤后便会大量产生,并通过血液循环进入病灶、加重脑损伤。专家运用“基因敲除法”,将小鼠体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移植出去,结果“免疫调节性T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丧失。这样的“反证法”证实:“免疫调节性T细胞”通过抑制缺血损伤后外周“中性粒细胞”、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9”,最终实现了脑保护。
这项历时3年的研究成果,对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意义非凡。陈俊解释,“重组tPA”疗法+“免疫调节性T细胞”疗法,或将成为今后治疗脑卒中的方向。这样一来,溶栓导致脑出血的风险将有所降低,急性治疗“时间窗”也可从4.5小时延长至24小时,更多病人将从中获益。不过专家补充,研究成果尚处在小鼠模型阶段,应用到人体还需有段时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437124
1春天常吃10种蔬菜可帮你补足“阳气” -
268855
2死亡真相:人在临死前10秒真实感受 -
203407
3肚脐形状辨疾病:哪种形状暗示有妇科病 -
195904
4测试:睡姿看你能否成为有钱人? -
190711
5蜂蜜竟是这4类人的“夺命符”(组图) -
169596
6外媒:7件事会让身体散发难闻异味 -
118984
7揭秘喝蜂蜜水最有效的7个时间点 -
90612
8肝癌早期难察觉 两大信号千万别忽视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