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密间容易诱发同性之爱但男生不会
Lady Gaga公开声称自己是双性恋,男女通吃。
闺密拉拉手,会不会变成“拉拉”?GETTY IMAGES图片
有心理学家称闺密间容易诱发同性之爱,但男生不会
同性恋的女孩子向父母宣布“出柜”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男生可以特立独行,但女生不能没有闺中密友,简称“闺密”,又被贴心地写作“闺蜜”。闺密对于女儿家而言有着独特的意义,可以比父母更亲,比男友更爱。
有调查发现,女生文化层次越高,同性恋的比例也越高。而且,闺中容易诱发同性之爱,一旦和闺密有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女生的性取向就有可能变化,成为一个“拉拉”(女同性恋单词lesbian的音译)。事实上,包括很多当红明星在内的女生以“拉拉”为时尚潮流,不介意被人看到和闺密拉手接吻。但结婚以后,她们又纷纷收心养性,“金盆洗手”。相比之下,异性恋的男生不太可能因为和别的男生走得太近而变身“同志”。
一线女星“男女通吃”
今天,娱乐圈的很多一线女星,例如梅根·福克斯、林赛·罗韩、Lady Gaga、安吉丽娜·朱莉、德鲁·巴里摩尔等,都以双性恋的形象示人。美国著名创作女歌手凯蒂·佩里在一首歌中唱道:“我吻了一个女孩,我喜欢。”相比之下,很少男星会表现得“男女通吃”,更没有谁敢唱:“我吻了一个男孩,我喜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兼内科医师伦纳德·萨克斯认为,男女在性心理方面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异性恋的男生出于取悦女生等原因吻了另外一个男生,他的性取向不大可能因此发生改变。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罗伊·鲍美斯特研究发现,在很多女性之中,性的吸引具有相当的可塑性——如果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吻了另外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如果她感觉喜欢,然后就可能出事,性取向可能发生变化。如果一个妙龄女郎找到了她的灵魂伴侣,而这个灵魂伴侣恰好是女的,那么她就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体验。
萨克斯认为,女生“搞基”还可能是看不起周围的男生——今天,十几岁的男生看到色情的内容是很普遍的事情,他们可以在网上几秒钟内打开色情图片。萨克斯曾问一群14岁的男生:“你们当中有多少人上过色情网站?”结果全部男生都举了手。萨克斯并不相信全部男生都说了实话,因为没上过色情网站的男生不想被同伴们当成另类,所以宁愿说上过。在这种风气下,女生对男生感到厌恶,认为男友不理解自己的想法,宁愿和闺密一起进行心灵和肉体上的亲密交流。
然而,“闺密诱发同性恋”的观点存在争议。2005年,英国东伦敦大学的心理学家卡西·拉曼和格兰·威尔逊对心理学、神经科学、遗传学、内分泌学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认为性取向是天生的,是基因和子宫内激素联合作用的结果,人们不可能通过学习而成为同性恋。
单身、高学历的“女同志”
生物学研究发现,不分国家、种族、文化和贫富的差距,同性恋占人口的比例一般为2%~5%。女同性恋的萌芽一般在14岁左右,经过数年才能认同自己是女同性恋。
美国性学家阿尔弗莱德·金赛在其著名的《金赛性学报告》中称,28%的女性曾被别的女性激起过性欲,19%的女性曾经和另外一个女性有过性接触行为,其中半数以上体验到性高潮。单身女性发生同性恋行为的机会最大,其次是丧偶、离异或分居的女性,最低的是已婚女性,而一些有过同性恋行为的女性在结婚后也“金盘洗手”了。在文化层次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女性有过同性恋体验的比例最高,只有中小学学历的女性最低。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心理学家巴斯估计,人类历史上大约有2%的女性是同性恋或者双性恋。近年来美国和新西兰的调查显示,年轻女性约有15%认为自己是同性恋或双性恋,相比之下,只有5%的年轻男性这样认为。
暨南大学学者田唤、马绍斌等对广州某高校567名学生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比较宽容,女生对同性恋比男生更加宽容。长沙两所高校的调查也有类似结果,还发现本科生和来自城市的学生对同性恋比较宽容,专科生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比较保守。
“拉拉”的日子仍然不好过
1997年,中国颁布的新《刑法》删除了惩处某些同性性行为的“流氓罪”和“鸡奸罪”,实现同性之爱的非刑事化。2001年,在中国精神病学会颁布的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同性恋不再“被精神病”。
尽管社会越来越宽容,“拉拉”甚至成为一种文化时尚,但在现实生活中女同性恋者在社会上仍然受到孤立和歧视,遭人白眼,精神健康备受打击。研究发现,同性恋的女孩在15岁、双性恋的女孩在18岁就开始感到被周围的人孤立。
焦虑与抑郁是女同性恋者最常遇到的问题,当她们不得不向家人朋友隐瞒自己的性取向,或者受到道德或宗教的歧视,或者在亲密关系中感情受挫却孤立无援,就会特别抑郁。1994年的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女同性恋者有过轻生的念头,18%企图自杀。她们也很容易有酗酒的问题,而酒吧正是她们的活动中心。武汉的调查显示,93%的女同性恋者经常抽烟——“吸烟带给我自信,当我感觉孤独时,它陪伴我并给我力量。”、“家里没有人能理解我,很烦,吸烟能让我平静下来。”
2008年,学者曾序春等人在深圳调查发现,当地超过七成的女同性恋者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49.5%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或尝试过自杀。她们很难向亲人倾诉心声,尤其是父母,感到困惑和压力。年轻的女同性恋者压力较小,甚至很享受同性恋的生活状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结婚生育的压力越来越大,与家庭的矛盾渐渐突出。迫于压力,多数女同性恋者最终会选择婚姻,甚至生儿育女。
宣告“出柜”当心被扫地出门
研究发现,选择“出柜”(即公开同性恋的性取向)的孩子如果能处理好和父母的关系,对他们的精神健康和自尊心大有裨益,而且能预防轻生念头、吸毒和高危性行为。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社工学院副教授迈克尔·拉萨拉博士研究发现,现在的同性恋男女年纪轻轻就跟父母宣布“出柜”了,平均年龄17岁,相当一部分提前到14岁,“这是好事情,是进步的标志。”
尽管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越来越宽容,但很多父母仍然持排斥的态度。在美国,很多父母将同性恋的孩子扫地出门,切断经济上的供养,有的父母还诉诸暴力,有的父母当孩子已经死了,似乎不再认识自己一手养大的子女。因此,考虑“出柜”的“拉拉”要对父母的反应有充分的准备。拉萨拉称,如果父母有下列情况,同性恋的孩子继续留在“柜”里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父母经常有反对同性恋的言论,或者对同性恋表示厌恶。例如,媒体上有时会有“同性恋婚姻”之类的报道,父母看了之后会怎么说?
◆父母察觉到孩子是同性恋后威胁要“对你不客气”。有时,父母可能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怀疑,以为威胁一下就能把孩子“恢复正常”,这些表现都不可等闲视之。
◆孩子在经济上尚未独立,还要依赖父母生存。如果“出柜”后被父母赶出家门、不给上大学的学费怎么办?这些孩子最好在“柜”里待到毕业,直到找到工作并有了自己的住处。
◆如果父母出现消极的情绪,孩子的内心不够强大,听不得父母说“你看看,你这是找死!”“我宁愿你说你杀了人!”那么宜暂缓“出柜”——尽管很多父母都只是一时冲动,并不当真,而且说过就后悔了。
◆如果孩子的直觉说“不”,那么最好相信自己的“内在智慧”。
“出柜”要让父母有个接受的过程
如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出柜”,可遵循拉萨拉的建议:
◆告诉父母前,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被赶出家门该怎么办?没钱怎么办?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孩子需要找好外援,例如同情自己的亲友和学校的老师,必要时需要他们收留住宿,在自己受打击的时候能够提供情感的支持。
◆告诉父母时,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也许永远没有“最佳的时机”,即使有也可能因为太紧张而错过。那不要紧,只要不是家庭出现吵架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提出就好,以免父母以为孩子是在故意伤害他们。也不要选择婚礼、葬礼、节日等重要时刻,以免太出人意料,令事情变得复杂。
◆告诉父母,孩子还爱着他们,想和他们保持亲切、诚恳和充满爱的关系——这也正是“出柜”的目的。萨克斯曾访问过65个同性恋孩子,发现如果父母见到孩子过得很好,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就能缓和父母担忧、自责和悲哀的感受。
◆不要期望父母马上能接受。父母需要时间来处理自己的不良感受。毕竟同性恋者自己接受自己的性取向也有一番纠结的过程,父母也不例外。在此期间,孩子可以让父母多了解关于同性恋的知识。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