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焦虑危害大 探析焦虑心理产生根源

2013年10月18日 08:33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4、那些无法控制的物体让人害怕,并且被看成是野蛮的。比如,作为宠物的动物如果能够被控制,它们将增进儿童的安全感!而类似玩具熊这样既象征野蛮,又能够完全控制的物体,是最令人感到舒服的盟友。“我能够控制这种物体,我是有能力的”这种感觉,将减轻孩子内心的某些不安!所以一些过渡性的物体能够帮助儿童应付虚空中的恐惧。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些合适的玩具,将帮助他们建立起更多的信心,掌控力的信心!不过,通过这种方式来化解内心的恐惧,仍然是需要家长的配合,提供这些物体,所以还是爱的原则起作用!

5、 “取悦他人”这种人际互动模式产生的内在原因:当儿童觉得不安全或不确定的时候(本体焦虑),他们会有被抛弃的恐惧。家长(父母或照顾者)似乎是站在儿童和强大的威吓力(可能会死掉)之间,孩子会尽力取悦父母,为的是保障自己持续得到支持与保护。这将使得一个人养成一种尽力符合他人期待的生命模式,并且开始发展外在依赖的态度与行为。个体把注意力从自己的内在转向外在的权威,如果孩子能够取悦家长,就不会被父母抛弃,因此得以存活。为了避免被抛弃而无法生存,个人需要被别人接受。“对自身存在和生命的认定”“生存和掌控力的焦虑”,这样两个心灵和人生的命题,一个人成长中存在的问题越大时,“取悦他人”这种模式会比较明显。但是如果在成长中得到了心灵健康所需要的“爱”的个体,那么因为他们能够很好地认定自己,内心有足够的掌控力,心灵不受制于什么“需求和需要”,他们便不必刻意地取悦他人,而是可以自由地与人交往!

二、其他一些容易产生焦虑的情形和原因:

1、容易焦虑的人,其父母通常也有人易焦虑,而且无力应对自己内心的相应情感,故没有能力去帮助孩子面对和化解。反而让孩子从父母哪里继承了他们焦虑的个性。

2、遵循一贯坚持的信念带给个体表面上的安全感,让其觉得可以控制和预测,却让思想没有了灵活性,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故认知层面的条条框框太多,当和周围互动却又不一致时,自然容易与外界产生冲突,而大脑又未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观点,思维缺乏灵活性和变通。这样也将会让一个人感受到比较多的焦虑!

3、理论有时候会成为救命稻草,而让个体盲目套用,因为心灵无所依托,无出路,不过却造成思想僵化。某个理论,内在涉及的因素也许会有不少,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而变通。大脑里若只是灌输了理论,却不明白这种理论背存在的基础,适应的范围等,则演变成为脱离当下的客观实际情况的误用,这在咨询的时候常见,在应对症状时,盲目地为所当为,而让症状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或者根据一知半解的知识,给自己的情况乱帖标签,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内心的混乱,没有面对真实内心,接触真相,而难以化解内在的焦虑。

4、自己的存在无意义的,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这个“事实”,心灵无法承受(会陷入抑郁),故通过外在表现来证实自己的价值,可越来越难以做到,达不到自己认定的标准,无能为力,而引发焦虑“我没能力很好地存在于这个世界,我无力应对这个世界”。

5、对“不能存在”的焦虑,即对死亡的恐惧,它们会深深地留在生命中,在人生的某些特定时期,阶段,在遇到某些特别的事情时,往往会浮现出来。

6、下面亦是焦虑产生的一些常见原因:

他人不再对你有正面认定――被他人接受,欣赏等情感需求不再被满足――由此建立的自信失去――导致失去许多曾经带来积极情感体验的东西。

对问题的认识出现错误――活在过去的信念感受中了

问题解决的方向出错――外求而非内求

对自身能力认定出错,以为自己缺乏相应的能力

缺乏问题积极的相应方法,策略

[责任编辑:李天白] 标签:焦虑 儿童 心理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