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看不懂的保健品行业:万亿产值完成不足1/3

2013年12月20日 11:59
来源:39健康网

更多“博傻”者涌入

和健康元转战医药不同,更多嗅觉灵敏的制药企业因《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闻风而至,在近两年医药工业利润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将部分精力转向了营养与保健品。

因此,在A股滋补品上市公司中,除东阿阿胶、同仁堂、海南椰岛等常见的“身影”外,天士力、江中药业等新进者纷纷“试水”阿胶、虫草、人参等等。

不过受行业竞争和限制“三公”消费的影响,这些企业近年来的表现并不容乐观。

在阿胶领域,东阿阿胶原本就几乎等同于行业代名词——其逾90%的业绩来自于阿胶及系列产品的销售。

近年来,不少医药企业先杀入阿胶领域。除原有的竞争对手山东福胶之外,还包括后来者同仁堂、康恩贝、太极集团和佛慈制药,纷纷有阿胶产品成功面世,低端有福牌,高端有同仁堂,大幅侵蚀东阿阿胶的市场成为必然。

记者注意到,2010年-2012年东阿阿胶营收增速已在逐步放缓,从17.88%降至10.77%。其盈利增速更是从2010年的48.72%下降到2012年的21.5%。公司将之归咎于“原料驴皮的成本大增”。

2013年三季报进一步显示,东阿阿胶今年1-9月净利润增速仅有16.47%。

“和营养素这种个人消费不同,人参、鹿茸、阿胶、极草会有一部分属于高端消费,限制三公消费打击了送礼,这样企业的增速就下来了。”前述长期跟踪医药行业的私募表示。

为了保障利润,在过去几年,东阿阿胶屡屡提升产品价格来保障利润。自2010年以来,东阿阿胶已先后提价8次。

2010年全年提价幅度超过50%,而在2011年又一次性提价60%。2013年东阿阿胶又将阿胶浆出厂价提升10%。

前述私募人士分析:“涨价会让东阿阿胶更趋于高端化,但也会越来越小众,销售难以顺畅。”

财报数据显示,东阿阿胶继2012年存货激增8972万元之后,今年增加1.18亿元。和东阿阿胶类似,竞争对手同仁堂今年以来的业绩增速也有下降。

不光是阿胶行业,保健酒业务今年也难以运作。

对保健酒有所涉猎的天士力,今年业绩增长有所放缓。30%业绩来自保健酒的海南椰岛也缺乏业绩亮点。在连续两年的营收负增长之后,今年这家公司终于有了一些起色。

力推参灵草的江中药业也遭遇了业绩乏力。

今年1-9月以来,江中药业实现实现营收18.79亿元,同比下降13.74%;同时盈利2.25亿元,同比下降6.81%。

前述深圳私募告诉记者,“以前也关注过江中药业,‘人参、灵芝和虫草’这个概念还是挺好的。还是跟管理水平有关系,早年反正没有把它做起来。现在遇上了限制三公消费,对它绝对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责任编辑:王亚楠] 标签:保健品行业 阿胶 健康元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