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鱼虾蟹佩戴“电子身份证” 能否破解水产品安全难题

2012年07月30日 09:38
来源:新华网 作者:方问禹、翟永冠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到目前为止,天津市水产品市场并未建立起统一的准入制度。这也就意味着,水产品的销售者和消费者无法索票索据,任何一家水产养殖户的产品都可以拿到市场上出卖,不需要经过统一的检验检疫。同时,天津水产品抽样检测显示,水产品出产时合格率达98%以上,而在消费市场的抽检合格率约88%,低了10个百分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发生在流通领域。”天津市水产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水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建立起可追溯体系,从水产品的产地准出和流通环节加以监管,水产品的“电子身份证”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市场准入体系的缺失。对于水产品销售者来说,可追溯体系能够在问题发生时迅速确定问题环节和责任人。

事实上,鱼虾蟹“电子身份证”的采用,不只是为了水产品安全,也是为天津市将来的水产品标准化建设做准备工作。

前景:示范意义大 全面推广难

到目前为止,天津建立起水产品可追溯体系的专卖店只有两家。天津市水产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建立的这两家店是示范店,只是为下一步推行水产品标准化生产做准备工作,其示范意义远大于在水产品安全中所发挥的作用。

而在实际的推行中,可追溯体系仍然有着诸多困难。

首先,天津62万亩水产养殖中,只有三分之一是企业、合作社形式的规模化生产,其余主要是个体等一些松散的组织。这些松散组织生产的水产品也可以直接进驻农贸批发市场,难以统一到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生产体系中。

其次,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涉及农业管理部门、工商税务、市场管理等多个环节,并不是水产管理部门一家就能在大范围内铺开。一位天津市水产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一个农贸市场建立专卖店时就遭到了市场管理部门的抵制,最不得不变换地方。

另外,消费者对水产品“电子身份证”的认同和使用仍然不够。尽管已建立了4种可追溯方式,但消费者在实际购买中很少会主动查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张银萍] 标签:电子身份证 身份证 水产品产地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