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大医院患者“爆棚”看病仍难 医疗资源两极分化

2012年08月23日 14:46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余飞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专家云集大医院

记者调查发现,如果撇开看病费用高的因素,“看病难”现象是相对的。相较于知名医院门庭若市的情形,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乃至一般的三甲医院,几乎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鲜明的对比?

“小医院看不好病。”胡胜凡的回答非常直接。

在湖北省鄂州市的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医生告诉记者,来这里看病的主要是两类患者:一是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二是高血压等慢性病。

“其实,患者不去小医院也情有可原。”这名医生自嘲道,首先,小医院没有专家,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多的是快退休的医生;另外,小医院没有大设备,一流先进的检查设备,只有知名大医院才有。即便一些地级市的三甲医院购置了先进设备,如果没有比较出名的医生,患者还是不会去。

鄂州市的于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形。于先生夫妻双双下岗,没有固定收入,但是他们的孩子却一直病痛缠身。收入微薄的于先生不敢进大医院,带着孩子到当地一家三甲医院,医生看了之说,带着孩子去武汉的大医院吧。揣着从亲友处借来的5万元钱,于先生带着孩子去了武汉,在武汉一家知名医院做了脊椎微创手术。

但是这次手术并没有完全断了病根。接下来的日子,于先生还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病情,如果有反复,还需要再坐长途车到武汉去检查。

就像胡胜凡说的,“并不是大家都想挤大医院,跑远路看病,病人也遭罪,实在是小地方治不好”。

药价高治不起

对于鄂州市的于先生来说,给孩子看病还难在药价太高。给孩子做完手术,借来的钱已所剩无几。但是,后期治疗还需要打针,“我现在只能给孩子打国产的针,虽然效果比进口药差不少,但是便宜,进口药一针一万多元,国产只要3000多元。但就算是用国产的,我现在也快供不起了。”于先生说,现在已经把一个月打一次改成3个月打一次了。

有类似遭遇的病人还有不少。老家在湖北省的刘先生,因儿子、儿媳都在北京工作,去年年初就跟妻子一起来了北京。没料到的是,去年7月份,谢先生被查出患有胃癌。考虑到老家无人照料,谢先生的儿子硬是让父亲留在北京做手术。手术做完了,前前后后花了近30万元。为了让父亲少遭点罪,在术后化疗初期,谢先生的儿子一直选择的是副作用小的进口药物。但是高昂的药费让这个本还算殷实的家庭难以承受,化疗一段时间后,药物改成了国产的,化疗周期也从一个星期变成了半个月。

其实,并不是大病的花费高,即使是小病,进了医院也可谓花钱如流水。在北京一家媒体工作的田丰前不久因肺炎到一家医院的门诊输液治疗,医生给他开了一种抗生素,一瓶300多元,加上其他的药物,一天就得500多元。如此连续7天,加上检查费用,田丰治一个肺炎就花了近4000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张银萍] 标签:患者 医疗资源 看病难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