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有肴,肆意中国味
2010年04月28日 18:41 魔山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要懂得中国酒,光靠云淡风清看看古书念念诗词恐怕不够,定要多喝多饮多吃,才能嘴里有味,心里有谱。

“淡薄轻厚重陈洌烈干甘醇纯清润和正 ”的确无需深究到底是先有如许多微妙间千差万别的中国字,还是先有那些竟可以与之一一对应的体系磅礴的中国酒,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要将这些字用得如鱼得水,光靠云淡风清看看古书念念诗词恐怕不够,定要多喝多饮多吃,才能嘴里有味,心里有谱。

苏东坡游赤壁,曾叹道,“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对于好酒人来说,这样的感叹即便未有彼时彼刻情境的真实触动,恐怕也不会觉得陌生。

的确,中国人喝酒年头久远,且绝不是从葡萄酒威士忌开始。粮食大国的天时地利让中国人从几千几百年前,就尝到了粮食酒的甜与烈,感受到了属于白酒的肆意豪迈与百转柔情。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白酒用的是纯固态发酵酿造法。各类粮食原料经过发酵、糖化、制曲、蒸馏、陈酿以及勾兑调味等步骤,最后形成佳酿。由于原料、酒曲、以及制作工艺的不同,白酒通常拥有各自独特的香气口感:浓香、酱香、清香为三大主要香型,近年来也出现了浓酱兼容的兼香型,除此外,还有米香、凤香、芝麻香、豉香等多种香型。正如不同风格的葡萄酒适合搭配不同种类的菜肴一样,虽说白酒初尝下仿佛只有辣味,但细细品来,那份隐藏在浓烈背后的细腻变化丝毫不逊于世界任何一种酒,而搭配菜肴更是“浓妆淡抹总相宜”,无论是清淡的、浓郁的、甜腻的、甚至是辣的,都能找出一款香气匹配、气氛合适的白酒。而但凡入了白酒的门道,那份“够劲”的滋味,恐怕也是任何其它酒所无法企及的。

古人说,“酒能治病,酒以养老,酒亦成礼”。而时至今日,酒的作用看起来远远不限于此,它起码还包括了“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是的,无论是小醉朦胧,还是大醉狂歌,属于中国酒之韵之味,就在那份无可替代的肆意不羁中。那看似快要被淹没遗忘的古老文化,其实依旧沉淀在这个民族的血脉里,等待着偶尔被唤醒被点燃的可能。

<<上一页 1 2 3 ... 5 6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