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大象》
双年展家族再添“新丁”——南京首届双年展开幕
首届南京双年展于10月28日开幕。此次展览以“AND Writers”(书写)作为主题,由朱彤(中国)、李圆一(韩国)、Eleonora Battiston(意大利)共同策划。邀请了26个国家、66位艺术家参展。其中包括曾获得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亚洲顶级影像艺术家阮初芝纯以及近年来蜚声国际的中国艺术家张晓刚、周春芽、曾梵志等。是目前国内当代艺术的最高规格展览之一。展览将持续至11月25日。
本专题采写及图片整理
记者金叶
当代艺术呈现让人久违的亲近感
第八届上海双年展刚刚落下帷幕,南京首届双年展又再度吹响了当代艺术的“集结号”。虽然主题是“书写”的本届双年展,但这次展览中绘画类作品只占不到百分之三十,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份额都由装置、影像、实验摄影等媒介占据,中外艺术家用这种相对来讲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当代社会的思考和记录。
比如陈文令的作品:一只单腿跷起的大象站在一堆垂死的小象的身体之上,而它的体内还在不断地生产出新的小象。大象的鼻子里正在喷射出浓重的烟雾,就好像是一个不堪重负的工厂。结合作品的名字《这不是大象》,观众很容易感受到艺术家给予的暗示:透支性的生产将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我们人类有一天就会像是那只攀附在大象鼻子上的无可奈何的猴子。
吴达新的名叫《你看 光是好的!》的作品,耗资几千元,却受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这位热爱摄影的艺术家有一天“灵机一动”,决定选择被人们遗忘的钨丝灯作为素材,在普通的钨丝照明灯前加上聚光镜把形状各异的钨丝灯投射在墙面上。他在现场竖的60架钨丝照明灯,在对面的墙面上勾画出了六十个蜿蜒着的光的影像,仿佛是宇宙中神秘的星球。
在南京双年展上,当代艺术呈现出了一种让人久违了的亲近之感。不再是云山雾罩的猜谜语,而是有了感同身受的被触动。杨千的《记忆碎片》也是此类作品,它和观众产生了极其有趣的互动:人们可以给杨千留言,描述在自己回忆当中最难忘的人的局部特征,杨千再根据有感觉的故事进行作画。
阿布拉莫维奇
手端牛奶伫立几小时
除了中国的艺术家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身边的社会,本次双年展还邀请了十几位国外艺术家。其中最牛的“大腕”莫过于曾获得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这位“行为艺术之母”曾经用切割、鞭挞、冷冻自己的方法,以及服用控制肌肉和心理的药物使自己晕倒,还曾经躺在燃烧的火堆旁边几乎把自己熏死……但这一次她换了一种挑战极限的方式,那就是身穿黑衣伫立在厨房的中央,手里端着一盆满满的牛奶……无数个小时过去了,展厅里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阿布拉莫维奇的手在颤动,牛奶却始终没有洒出来。
南京双年展的有益探索
在本届双年展的策展人朱彤看来,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蕴含着丰厚的人文传统,是公认的传统艺术的重镇,但是当代艺术却一直比较薄弱。此次双年展或许可以看做是一次启蒙。
当代世界是一个并不缺少展览的时代,不用说全球各种各样的双年展、三年展,单是在国内,上海、北京、成都、广州包括南京在内已经有大大小小十多个常规的双年展、三年展了。展览是不是有点儿太多了呢?
“看上去好像是有点儿多,但并不是真的多,因为有自己个性和独立思想的展览是很少的。”著名艺术家周春芽这样对本报记者说。在他看来,在此方面,本次南京双年展就做了一个有益的尝试。“西方文艺复兴的时候,南京的艺术家已经在自由地书写了。而这种珍贵的传统发展到今天,又有了怎样新的变化呢?在这次双年展的‘书写’主题中,我看到了有关的思考。”
周春芽特别提到了展览当中邱黯雄的《民国风景》:这是一件动画作品。邱黯雄花费很长的时间绘画了上千幅水墨画,用数码相机逐格拍摄,然后制作成动画。这部作品通过画面的切换对接,使观者肆意游走于民国年间的北方与南方、城市和乡村之间,是对多难的民国历史作出的极为惨烈的诗意呈现。在周春芽看来,这件结合了传统水墨和时代观点的作品,是本次展览中最为“切题”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