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于康:立体传播时代的营养明星

2012年12月18日 02:57
来源:北京日报

于康为病人手写的温暖诊断。

脱曼

对于康来说,“休息日”这个概念已经从头脑里溜走很多年了。现在,他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忙碌。

怀里绿色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他每日的行程:医院门诊、病房会诊、VIP体检、《中华临床营养杂志》核心组碰头会、井冈山义诊、小学营养讲座、老年营养培训班……

他是北京协和医院的营养医师,是微博上风趣幽默的“康叔”,是电视上侃侃而谈的营养明星,更是把健康知识带到力所能及的每个地方的健康卫士

近日,他入选“2012健康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组委会授予他这样的颁奖词:

“科学严谨、数据求证、深入浅出、亦庄亦谐,他不但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还以突破4.8%的收视率,刷新了营养宣教节目纪录,连续夺得北京及全国同时段节目收视之冠。

人们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众多媒体上认识了于康。他的营养教育体系完整性和连续性兼备,创下了单日780万个家庭完整收看的单元佳绩。于康的《吃好每天3顿饭》一书,俏皮诙谐地指导一茶一饭,销量名列全部图书前三,拔得健康图书头魁。

电视、报刊、网络,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齐头并进。五尺厨房,三尺餐桌,他守着的是锅碗瓢盆、葱头蒜脑的阵地,守护的是亿万人的健康幸福。

于康,立体传播时代的营养明星。”

1.

将心比心,这是最有效的药

“今天门诊。刚刚美小护告知:预计有大量患者加号,加之又是新的电脑诊疗系统,我决定早到半小时。战斗的早晨就这样开始了。此刻任务:先奔食堂,饱餐战饭!”发完这条微博,于康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每周五上午都是他在门诊坐诊的时间,病人只要花上几元钱的挂号费,就可以得到专业、细致的营养诊断。但随着于康名气的增大,网上许多人不禁发帖询问:“康叔现在还坐不坐诊啊,他的号还挂得到吗?”有这样疑问的“童鞋”请放心,你们的康叔一直都在。

由于每个病人的饮食习惯、耐受程度、生活规律都非常不同,所以营养科的看病方式必须非常个性化,给出的营养建议也必须具有针对性。因此,营养科的问诊时间也势必比普通科室长,甚至长得多。普通情况下,他一上午要看二十几位病人,平均每个病人花二十分钟左右,这就导致他周五中午别想按点儿吃饭。甚至有一次,他只为一个病人看诊就花了一个半小时。

那是个19岁的小伙子,年纪轻轻,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全都缠上身来,初来时体重接近105公斤。平时只喝可乐不喝水,天天坐在电脑前打游戏,让他去户外活动活动比杀了他还难受,典型的“沙发土豆”。当时,小伙子因为身体状况太差已经辍学,虽然游戏打得厉害极了,却对自己的身体自暴自弃,来看营养科也是被家长强行押来的,自身的抵触情绪很大,“所以我必须先跟他进行最基础的沟通,取得他的信任,减轻他的逆反心理,然再一项项地分析他的身体状况,开导他的心理状态,晓之以理,让他把我的话真正听进去。”

事实证明,小伙子的确把于康的话听进去了,几次诊断下来,他的体重在半年内减轻了近30斤,可乐不再喝了,运动量大了,对自己也更有信心了。每当看到这种结果,想想以往的付出,于康心里都会生出两个字:值了!

由此可见,好的营养医师同时也是位出色的心理医生,于康虽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培训,但经过一番摸索,如今他对待病人却很有自己的一套,“我觉得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摸清患者在想些什么,对待不同的患者要用不同的方式。比如有些人,我会对他们非常严厉,让他们清楚地明白他们饮食习惯的危害,而有些人比较固执,我会先顺着他们说,最后再兜回来,反正最终目的都是让他们遵守医嘱。”如果丰富的营养知识是他凌厉飘逸的外功招式,这些“秘诀”则可算作是独门内功心法了。

但任你招式天下无双也好、内功独步江湖也罢,有些顽固的患者就是不吃这一套,他们有自己根深蒂固的老观念,倔得像头牛。这种时候,什么“秘诀”都比不上两个字——耐心,“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我需要一遍一遍跟他们讲道理,尽可能讲出我所知道的知识、数据和证据,让他们接受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好在我的耐心最终都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在这个医患关系总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时期,于康与他的患者关系却出奇和谐,“其实医患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只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为他们想想,就没什么难的。不只我,很多有责任感的医生跟病人的关系都很好。”

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将心比心,这正是最有效的灵药,怪不得有个词叫“医者父母心”。营养治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病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有反复,因此复诊也是整个环节中很重要的步骤。虽然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他会跟患者约好复诊时间,但总有些患者带着消极或侥幸心理,懒得再走进他的诊室。患者可以任性,医生却不能。每当这种情况发生,他都会拿起电话亲自打给患者,或让实习医生进行电话随访,问问病人的身体近况,这样他才能放心。

而另一些患者则恰恰相反,他们看了电视后,千里迢迢从全国各地赶来求医问诊,生怕把大夫的话记错一句,“这种时候我其实挺感动的,所以就算再忙再累,也会尽量说多一些,说细一些,不能让人家大老远地白跑一趟。”

这两种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信任于康,因为他们能感受到他那颗真诚之心。

2.

躬身入局,愿作一颗水滴

算起来于康也算出生于医学世家,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从小就立志学医,希望日后像爸妈一样当个医生。这本是一条康庄大道,但在高考报志愿时,一个偶然的发现却让这条设定好的轨道有点“跑偏”。那一年,于康打算报考的中山医科大学突然新增了一个“临床营养”专业,这新鲜的字眼一下便引起他的兴趣。从小耳濡目染的医学知识,让他隐隐觉得这是个非常重要却一直被忽略的专业,再加上父母的支持,他没考虑太多就做了决定。

如今看来,把营养医学当做一生的事业追求是个相当有远见的抉择,作为第一批完全以临床营养为专业的毕业生,于康心里也有小小的自豪。可当年,那不过是一个少年追求新鲜有趣,再加上直觉护航的结果,虽不致太草率,但也没多慎重,正如他的性子,乐观、豪爽、天不怕地不怕。命运的转轮“咔嚓”一声停顿了片刻,接着又继续向前。这个“临床营养”的专业就像挡在路中间的一棵树,他的方向被撞歪了,结果却走得更远。

当于康1993年从学校毕业来到北京协和医院时,营养科还是个比较边缘的科室。虽然协和医院在1921年洛克菲勒投资建院时就已经高瞻远瞩地设立了营养科,但即使到了现在,许多医院依然没有这个科室,它当年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当时很多人会觉得我的角色不重要,可有可无,但我依然对这条路很有信心。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是错的。”

所以,当于康在协和医院参加第一次临床会诊时,他甚至“枕戈待旦”,想为营养科、更为自己争口气。那次是为脑外科一位患者会诊,他在详细研究完患者的病情后,为主治医师写了一份细致的营养分析和建议。没想到当晚那位医师就打来电话跟他说:“我头一次看到这么丰富完整的营养学分析,确实给我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很大帮助,你做得很好!”寥寥数语,却令于康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得到主治医师如此高的评价,对他来说是最珍贵难得的鼓励,更坚定了他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信心。

为了使被忽视的营养学更广泛地走入百姓视野,于康进行了各种努力,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有时候他上午还在门诊为患者看病,下午便已飞到某个医疗水平不佳的村镇进行医护人员培训和义诊;作为《中华临床营养杂志》的副总编,在总编的指导帮助下,许多选稿、校稿的工作他都会亲力亲为;为了巩固下一代的健康常识,他更是深入多所小学,开展健康讲座。除此之外,他还要参加各类营养学专业研讨会、为学生上营养课,并开展各种主题的公益讲座等。

一天24小时,于康简直少有一刻停歇。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大笑着生活,正如他微博所说,“越累越忙越乱越烦的时候,就越要自恋自喜自萌自乐。谁也替不了你,只有自己帮自己。”繁杂劳碌的生活,经他嬉笑调侃,立刻变得生动可爱:“待会儿给协和护理学院的同学们讲营养课。看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特羡慕!特感慨!越早规划自己的饮食营养收益越大、结果越好。别等到‘叔’这岁数了,还是趁‘哥’的时候就办吧。”

其实作为一名营养医生,于康现在这种忙碌的生活状态和不规律的作息时间都是跟他所提倡的健康理念有冲突的。但是没办法,时间永远是固定的,再厉害的人也不可能多得一秒,而要做的事又那么多,必须有所协调。在这种生活里一路摸爬滚打,他越来越能掌握一些时间规划的技巧,让他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多的事。如果睡眠不足,他就在被司机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的途中眯上一会儿,虽然每次只有几十分钟,但醒来后他又会变成大家眼中那个劲头十足的“叔级小伙儿”。“现代社会对营养知识的需求那么大,具有专业知识的营养医师又比较稀缺,所以我不得不多做一点儿。再加上我比较追求完美,凡事喜欢亲力亲为,再小的活动我也尽量把它做得漂亮,所以我这个人活得比较累。可当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受我影响,逐渐了解一种更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我又会觉得一切忙碌都是有价值的,心里特有成就感!”

伊莎贝尔·帕甘曾在《从先驱到诗人》一文中写道:“当我们观照阿弗洛狄特的子女时,不禁发现泡沫乃是空谈的另一个名称,其特质之一,就是将自己轻柔地覆盖于水面,因此你不可能在水底发现它。”

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过空谈者,他们光彩照人、夸夸其谈,却总是纸上谈兵,像泡沫一样一触即碎。比起泡沫,于康无疑更愿做一颗水滴,深入水底,以求影响整片水域。这力量或许微弱,但却坚定而执着。正如他最欣赏和叹服的曾国藩之语,“大抵谓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他正在努力做到“躬身入局”。

3.

营养明星,只是个普通人

在所有的传统媒体中,电视无疑是对家庭影响力最大的一种传媒形式。有时候荧屏下的100场讲座,其影响力可能还比不上一期电视节目。而于康与电视荧屏的结缘,可以说是偶然中的一种必然,“最初只是一些媒体来采访我几个营养学问题,久而久之,他们觉得我这个人说话还算比较有条理,我说的话观众还算爱听,而且涉及到我的有些节目收视率还不错。就这样,我在电视上露脸的时间越来越长。”从最初的教育电视台,到现在的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他的舞台越来越大,观众越来越多,一些自称“鱼丸”的粉丝甚至组成了他的后援团。

但面对自己“营养明星”的身份,于康心里却很淡然,他只是觉得媒体给了他一个平台,让他可以把健康观念传播得更广一点。北京卫视《养生堂》的节目负责人曾告知他这样一个数据,他的一期节目在全国被将近800万个家庭完整收看,覆盖人数至少有几千万,“这是我一个人坐诊、参加学术会议、开办讲座永远也达不到的数字,而这个结果就是我乐意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的原因。”

网友“漆像LOLI控”在微博上评论道,“发现一个省钱的新方法,每天看看《养生堂》,听听康叔讲饮食,再逛超市就从‘这个好想吃,买!’‘这个也想吃,买!’‘这个这个……’变成了‘高油,不买’、‘高热量,不买’、‘高脂肪,坚决不买!’有了养生堂,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零食!”或许这样的效果才是于康最想看到的。

在玩转传统媒体之后,于康又在新媒体中“千呼万唤始出来”。

2012年3月17日,周六,一个阳光不太好的大雾天,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中悄然多了一个名叫“临床营养于康”的ID。这位自称“康叔”的营养师每天像放饭一样,一日三餐按点儿发布营养知识,间或自我调侃解嘲。

可别小瞧这些短小的健康提示,那都是“康叔”精炼而成的,“别看微博只有140个字,有时发布一条健康知识却需要花掉我很多时间。我需要查阅很多资料,保证我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有据可循的。因为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看到这条微博,作为一个医生,我必须为我的每一句话负责。”

有时候,于康的微博在写给大家看的同时,更是写给自己看的,他需要借助微博梳理一下最近的生活,提醒自己未来要做的事,同时也给自己加油打气,让自己能够继续战斗在忙碌的工作里。微博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工具、一份责任,也是个纾解压力的园地,“咱也得萌一把,是吧?”

所以有时他虽已忙得饭都没时间吃,却还是会抽空发条微博。而且随着粉丝数量的增多,有时候他忙得几天没上微博,上面就炸了锅了。很多人发私信给他:“康叔,你怎么这么多天不上线?”“康叔,我问的问题你怎么不回答?”“康叔,你再不更新状态我可到你门诊找你去啦!”而且有些“鱼丸”也确实这么做了。有时于康正在坐诊,就会有粉丝探头进来跟他说:“于老师,我没什么别的事儿,就是来看你一眼,这样我心情就又好啦!”遇到这种情况,他就会觉得:“嘿,我也变成一味药了!如果能让人看了以后就高兴,功德不比给人看病小啊。”

说起于康的知名度,有件小趣事或可辅证。有一次,他挤晚班地铁回家,车内电视播放美食节目,正播到油炸某种食物……忽然听身后两位女士说:“这要是让那个于康看到……”他一激灵,一路上愣是没敢扭身动弹,直到下车。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于康走在大街上有时会被人认出来,到超市里也会有人跟在他身后,看他买什么东西,但他并不觉得这些会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我觉得这些都无所谓,碰到这种情况,大家就非常友好地打个招呼。有的时候他们会在路上咨询我点问题,能解答的我就尽量解答一下,如此而已。”

他身上总有一种吸引力,能够影响身边的每个人,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向健康靠拢。在家中,他与妻子的饮食都很清淡营养;他的外甥女受他影响,私下里还会学些营养知识;与朋友吃饭大家都容易按照他的风格点菜。虽然有朋友跟他开玩笑说:“按你那种吃法,我简直生无可恋了。”但是随后的日子里还是会向他反馈道:“多少还是受你点影响,最近我也不吃油炸食品了。”

虽然他身上有这样的“魔力”,但于康在形容自己时却说:“我这人其实非常平淡,自身还有很多毛病,跟大家一样都是普通人。”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