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辩证看待牛奶标准

2011年07月07日 15:50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蜈蚣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语食

为天

□蜈蚣

屋漏偏逢连夜雨,自从出现了三聚氰胺事件,乳制品行业有如惊弓之鸟,大陆游客到港澳“扫货”而出现了“奶粉荒”,可以说颜面尽失,幸而那时还没有批准“台湾自由行”。幸而“奶粉荒”无疾而终,尽管三聚氰胺之阴魂不散与蒙伊之战,谁知惊魂未定,爆发了新标准的大论战。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兼而与时俱进,奶业标准的重新审定就如太阳从东方升起之平常,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竟然成了太阳能否从东方升起?奶业标准的讨论不是“最好”与“更好”之争,而是演变成了“要,还是不要”之哈姆雷特之问。惊悚的是,行业内部之争演变成了社会的围观,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的乳业乱象与困局依然,甚至“呼吁”不如喝白开水,造成了公众心理的“奶粉慌”。

“标准论”认为,我国的奶业标准全球最低,征求地方奶协和专家的20条意见,基本没有采纳,出现了一边倒的声音和结果,不但没有“与国际接轨”,反而自比也倒退了,很显然有大企业在背后操控;进而爆料蒙牛“出口转内销”,“牛根生走后门,把牛奶推到广东”。“人人论”认为,让人人喝上牛奶比标准更重要,制定标准要从国情出发,照顾大多数奶农的利益,否则民族奶业完蛋,进而认为三聚氰胺事件根源于标准太高,降低标准才能保证质量与安全;而标准的制定者也认为,现行标准符合国情。

公众舆论也出现了一边倒的声音和结果,“人人论”千夫所指,“降标”等于饮鸩止渴,呼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而有专家认为,所谓的“国情”早已不是“国情”。但是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人人论”促成了中国奶业之飞跃式的发展,使牛奶走下了奢侈品与补品的神坛,成了普通的饮料,人人都能喝上,实践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别是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改变增长方式,就是要克服粗放型、污染型、放任型,而“人人论”有悖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做了“群众的尾巴”,以此类推,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难处,若都是纵容、姑息、向后看,岂不是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如好公民的标准不盗窃公物,好老师的标准不强奸学生,好领导的标准不贪污受贿,看来说国情的人,不一定掌握国情。

“标准论”以理性、先进、实证而获得更多的喝彩,但是不能漠视中国奶业的现状,就算是不强求人人都有牛奶喝,但是需要回答“80%的牛奶要倒掉”的严峻问题,标准是为了保护和发展一个行业,若是摧毁了一个行业,或者无法达到,标准有何用?标准是动态的,也是相对的,固然不能拿最低的作为标准,也不能拿最高的作为标准,应从中找到平衡点,若是不能高标准,能否严要求,许多时候,我们不缺条条框框,而是缺落实执行,再好的标准也只是摆设,看来代表真理的人,不一定掌握真理。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好读书,尤其是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出现了“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的争论,中国共产党以实践达到了“知行统一”,看问题运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而不是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四人帮”鼓吹“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越穷越光荣,越左越革命”,毛主席批之“形而上学猖獗”。在人类科学史上,有关光的本性也是物质的本性的争论,从17世纪的笛卡尔开始,出现了牛顿的微粒说与惠更斯的波动说的尖锐对立,以至各领风骚几十年,直到20世纪初,爱因斯坦因“冷手执个热煎堆”,“很简单”,将两者结合起来———“波粒二象说”,“居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并终结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大道至简,“人人论”与“标准论”没有本质的对立,从“知行统一”出发,可以得出“波粒二象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董俊杰] 标签:光的本性 国情 辩证看待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