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给抗生素滥用套上“最严”的笼头

2011年10月21日 11:28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李记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前几天,一位同事感叹自己的遭遇:三岁大的孩子生病发热,起初用热毛巾为孩子退烧,可凌晨三点烧还未退,不得已才送往医院。笔者好奇“为何不在第一时间送医院”,答曰:现在的医生,给孩子退烧就是输液,输液就是猛加抗生素,不敢轻易送医院啊。

抗生素被滥用,不仅仅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卫生部药政司副司长姚建红日前表示,抗生素毁掉中国一代人:“以抗生素为代表的抗菌药物的滥用已成为我国医疗行业的突出问题。作为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我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10月14日,卫生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专项整治。(见10月19日《光明日报》)

滥用抗生素的讨论早已有之,卫生部此轮专项整治,表明卫生管理部门对该问题的重视。现在的问题是,既然遏制抗生素的滥用已成公共认知,那么,包括卫生部在内的相关方面如何积极作为,将专项整治的“风暴”,变为常态治理呢?“抗生素毁掉中国一代人”,不能让其再继续危害下一代!

上月,新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结束征集意见,预计年内将正式实施。然而各方利益博弈下出笼的这一征求意见稿,被称为“史上最严”管理办法,可也并非铁板一块。比如,征求意见稿未对各级别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量和品规作具体限制,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将交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自行制定。再比如,第一稿中出现的“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不能超过50个品种,二级医院不能超过35个品种”,在第二稿中却销声匿迹……

如此这般,均让人疑窦重重。“史上最严”的管理办法尚能被“撕开一条裂缝”,如何改变医院、医生“擅长”使用抗生素的习惯,无疑是解决问题的症结点之一。调查显示,我国医疗机构营业额中药品占比40%至50%,其中抗生素占20%左右——“以药养医、以药补医”的现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医院“用抗生素赚钱”的利益之手自然难以斩断。

同时,作为整个链条之中的利益攸关者,药企也应被重点关注。我国有药厂6000多家,生产抗菌药物1000余品种,每种药物可能就有上百厂家在生产;而刚发布的去年药物审批结果显示,最新审批的药物当中,抗生素依然占到六成。抗生素如此“品种繁多”,即便有“50、35”的数目规定恐怕也只是形同虚设。比如,时而变更一下品种目录,抗生素依然能被广泛使用。因此,如何严格控制药品生产源头,药监局等部门当更多作为。

所幸,《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还未最终出台,相关方面还有对细则增删的时间;所幸,卫生部此轮的专项整治已经引发广泛关注,药监局等部门的积极配合成为可能。变风暴式的专项整治为细水长流,让所有父母、所有孩子都不再为抗生素的滥用与危害忧心,是我们的共同期待。 (李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李晋] 标签:抗生素滥用 滥用抗生素 卫生部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