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这些年被“误解”的糖尿病

2013年11月20日 09:53
来源:39健康网

科学饮食和运动很重要

“糖尿病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学会吃饭,如果没有学会怎么吃饭,就永远不会调节好血糖。我们来了新病人,都会抽出一早晨的时间,给这些人讲解如何正确吃饭,否则患者住院7—10天的时间根本调整不好血糖。”史书红说。

目前,医生们并不主张饥饿疗法,因为饿了以后,虽然血糖下来了,但身体的抵抗力却差了,容易诱发其他并发症,比如结核病、肿瘤,“糖尿病患者患肿瘤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出4倍。”

那怎么样吃饭才是科学的?“我们的健康饮食原则是:平衡饮食。”合理的膳食模式可以避免摄入过多能量,降低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所以最主要的是控制进食量的多少。”

有的时候,医生倡导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些粗粮,可有的人吃红面、糕面就会出现血糖偏高的情况,“这个时候怎么办?吃完以后进行一下检测,根据情况适当减少摄入量。有些患者容易便秘,就可以多吃些蔬菜,但有些患者胃不好,那就不能要求他多吃粗粮了,所以饮食种类和控制是因人而异的,要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

关于糖尿病患者能吃什么水果,可以吃猕猴桃、柚子、苹果,但也是要限制摄入量的,如果过量就会引发血糖升高。“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吃水果一定要放在餐后两到三个小时左右,分餐进行,其他水果可以咨询医生,让医生给出建议。”

除了吃,糖尿病人要适当活动。“省城冬天早晨空气并不是很好,所以建议患者不要太早出门晨练,还有就是糖尿病人骨质疏松的情况比较多,外出一定要注意路面,不能摔跤,否则很容易造成骨折。”晨练时切不可空腹运动,为防止低血糖,可在运动前适量进食。

预防并发症:除了降三高还需心理健康

并发症的产生和糖尿病控制水平有关。很多研究已经证实,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以上,所有的并发症风险都会增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糖尿病病人第一个目标是一定要把血糖控制下来,通常我们说的空腹血糖在3.9—7.2,饭后的血糖两个小时小于10,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第二个目标是血压,应该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第三个目标是血脂。首要的目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如果有冠心病应小于1.8,如果没有冠心病应小于2.6。除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外,甘油三酯要求小于1.7。”

除了降低“三高”外,还要多关心糖尿病患者,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患者因事情不顺或者心理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要多关心糖尿病患者,让他们心态平和一些,尽量不要发生情绪激动的情况,以免影响病情。”

[责任编辑:李天白] 标签:糖尿病 血糖 空腹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