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医药发展之路:希望与困境并存

2012年07月31日 17:14
来源:山西商报网

拯救中医,先救中医院

9月下旬,太原市中医院门诊楼东侧正在建造几间简易板房,建成制剂科室将搬到这里。而此前不久,医院的药房已经从大楼里搬到旁边的简易房里。

太原市中医院占地只有10亩左右,空间非常逼仄,目前可用的地方只剩下东边的一侧旧房子,但去年已经成了危房无法使用。刘克勤向记者解释,因为用房紧张,为了给门诊和住院部腾地方,医院不得不把药房搬到住院楼东侧的简易房里。甚至医院的办公场所也只留了几间,其余的行政科室都搬进了地下室。

据介绍,太原市中医院住院办公楼2000年建成,是当时市政府兑现的惠民实事工程之一。按照当时设计,住院办公楼只是一期工程,门诊楼排在二期工程,但后来一直没能建起来。如果按照编制床位计算,太原市中医院需要近两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容量,但实际规模仅有一半左右。

刘克勤说,医院依靠自有资金完成二期工程不太现实,后来有人提出土地置换的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但风险同样存在,因为医院周边的病源占到总量的40%左右,换个地方就会面临经营难题。

与地市级中医院相比,区县级中医院的境况更为堪忧。不过,刘克勤认为,所有的问题并不能单纯地归咎于投入不足。在他看来,人才也是制约中医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刘克勤记得,2001年太原市对全市范围内大大小小10家中医院曾做过一次全面调查。当时,全市公立中医院从业人数只有1000多人。而10年之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根据2007年年底山西省卫生厅中医局数据显示,山西省60岁以上的名老中医专家已不足500人,山西省104家县级中医院,77家没有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中青年骨干流失现象也很严重。而且,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专项经费,使得众多老中医的经验失传。

刘克勤说,中医从业人员少、人才流动性大已是普遍现象,而区县中医院因为编制少,而且卡得很紧,最近几年几乎是人才断代。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样如此。“从中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大多不愿意回到区县中医院,因为难进编制,而且收入低,所以留不住人。人才的匮乏反过来又制约了中医院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责任编辑:徐红] 标签:中医院 杨文水 存废之争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