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北京区县都将有医联体 大小医院可转诊

2013年12月06日 10:57
来源:新京报 作者:温薷

焦点3

是否会强制社区首诊?

靠“实惠”引导患者在社区首诊

近年,为方便参保人员在社区就医,北京在医保报销方面,已对社区医疗机构采取了倾斜政策。以门诊为例,在职职工在医院就医能报销70%,在社区就医报销90%。

不过不少患者反映,对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不够信任,有病还是更习惯、倾向于跑大医院“把关”。钟东波表示,按照国际经验来看,患者的第一接触点都应当是社区,有助于对疾病全程管理。不过,目前北京并没有强制社区首诊,而是通过一些“实惠”,比如价格杠杆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吸引患者到社区就诊。“是引导,而不是强制。”

杨桦认为,对于从大医院往社区转诊,首先要遵从患者本人的意愿。“我们目前需要创造条件,对于适合转、愿意转的患者,保证社区能够有床位接收,能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如何让大医院下转患者、“切割”利益?钟东波表示,北京在建设医联体的改革中,将会采取超越单个医院利益、由政府主导的制度改革。卫生部门将出台配套的绩效考核措施,将医联体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从制度上强化医联体的责任制。

钟东波称,北京也将会借鉴武汉等地的做法,对于在医联体中提供服务的大医院,政府也会给予一定补偿。

■ 试点

转社区患者少于上转大医院患者

去年11月,朝阳医院“牵手”辖区内共10家医院,包括1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和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水医联体。

朝阳区卫生局副局长杨桦表示,从朝阳医院下转康复治疗或延续治疗的患者,截至目前有571人;从医联体成员单位上转的疑难、危重患者947人。对比来看,上转患者明显多于下转患者。

目前,朝阳医院除出诊、查房外,还向社区试点派驻责任主任,并承担对社区的考核任务。

据悉,已有47名来自朝阳医院的专家被派到成员医院出诊,共诊治过2万人次患者。医联体内医院接受朝阳医院专家查房310次,共有1245名患者得到了朝阳医院专家提供的诊疗方案。

杨桦认为,朝阳医院医联体目前运行周期还较短,评价其成效得失为之尚早。“设立一个3到5年的评价周期,是比较科学的。”

除朝阳医院医联体之外,北京自去年底至今年2月,还陆续成立了友谊医院、世纪坛医院医联体。杨桦表示,朝阳区还将有东部、北部两家医联体,分别以中日友好医院和安贞医院牵头。

■ 链接

医联体建设时间表

2013年年底前

在朝阳区、平谷区进行试点。

2014年6月底前

城六区每个区实现2个医联体签约并运行。其他郊区县实现1个医联体签约运行。

2015年年底前

城六区每个区实现3个以上的医联体签约并运行。其他郊区县按区域规划再增加一两个医联体签约运行。

2016年年底前

对有医联体签约空间的区县可继续增加辖区内医联体签约单位,争取达到辖区居民全覆盖。医联体总数达到50个左右。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温薷

[责任编辑:张银萍] 标签:联体 转诊 医院接受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

  • 快速突破口语教程
  • 在家轻松做纳豆
  • 21天练就一手好字
  • 颈椎病发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