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山东阳谷:寻找“武松打虎”的记忆

2013年04月11日 09:42
来源:新京报

阳谷县城 在仿古与新生之间

除阿胶外,铜及铜制品加工正日益成为阳谷的支柱产业,有媒体报道阳谷欲打造北方最大的“铜谷”。而旅游业也正成为振兴阳谷经济所依赖的重要力量。

虽然没有运河作为景观,阳谷县城凭借其作为《水浒》、《金瓶梅》等故事发生地的优势,打造了一个以狮子楼为核心的古城旅游区,在古城东、西、南、北四个入口修建了“观阳”、“播谷”、“讲信”、“修睦”四座宋式牌坊。依照规划,建设了紫石一条街,内有王婆茶馆、武大郎烧饼铺等,还建设了狮子楼一条街,包括西门庆的盐铺、当铺、狮子酒楼等等。

运河边普通的农家小院。三个铁皮圆桶是储存玉米的容器。

 

除这些新式仿古建筑之外,阳谷老城区里还有一些年代较久的老房子及小胡同。走进胡同,商业街的喧闹即刻掉落下来。时近晌午,住在老城书院街太平巷的刘大妈正提着一小桶煤灰从家里出来。刘大妈说住惯了平房,不愿去住有暖气的楼房了,“阳谷这些年发展真是挺快的,高楼不断建起来,过去安静的老城也热闹起来了”。

刘大妈望着“观阳”牌坊外一街之隔的博济桥广场,广场面就是高楼林立的新城区,也是现在阳谷县城最繁华的所在。广场上站着一拨拨三五成群的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相互热烈地交谈着,看样子像是放寒假回家相约聚会,个个都朝气蓬勃。

“其实,我觉得阳谷算是发展得很好的县城了,这里有肯德基,有耐克阿迪,也有档次很高的宾馆饭店,出租车也像北京似的不太好打。”李师傅每天都会开着一辆红色电动三轮车在外面拉活儿,拉个客一般要四五块钱,他觉得自己在阳谷生活得还挺幸福。

严冬中的景阳冈,依旧有游客前来,在这只石虎前逗留。

 

运河遗存

张秋木版年画传统依旧

木版年画自元代传入阳谷县张秋镇,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张秋木版年画空前繁盛,和苏州桃花坞、潍坊杨家埠、天津杨柳青并称为全国四大木版年画基地。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清义认为,张秋木版年画是京杭大运河沿线的重要文化遗存,其产生和发展与运河的繁荣有很大的关系。

张秋镇桑营村村民段存昌的木版年画制作技术得自父亲。现在他家里还留有财神、天地、灶王三套木版,每块木版上都有神像的一部分,一套木版合起来就是一幅完整的画像。段存昌介绍,制造木版年画时需要把纸依次附在不同的木版上,用颜料刷,做一张年画,一般需要刷五六遍。这些木版都是段存昌的父亲雕刻并流传下来的,如今只剩下三套了。

张秋镇木版年画题材大都因袭传统画样,以神像为主,仅门神一项就有130多种,再加上其他年画题材,品种达300多种。张秋木版年画的色彩丰富,大致有亮青(黑)、大红、二红(水红)、大绿(黄绿)、绛绿、丹红、黄(杏黄、槐黄)、兰(紫)八色。

“木版年画的制作看起来很简单,但不学几年根本做不了。这颜料都是用水沏的,技术不好揭都揭不下来。”段存昌说他一次可以印250多张,需要两个多钟头才能完成,“现在印刷出来的年画价钱很便宜,但许多老人还是认这个。我这年画卖一块钱一张,一般春节里可以卖个千把块钱。”

段存昌还翻出来一本日文杂志,上面有日本媒体采访他的文章:“日本人对这种传统手工艺非常感兴趣,还请我去演示过制作过程。我的孩子现在在外地工作,他们已经不愿做这个了。”

[责任编辑:王晴] 标签:张秋镇 耐克阿迪 桥广场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