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黔南 感受山水深处的原生态
铜鼓舞:铜鼓舞源于古代祭典活动,它从祭坛演变为民间的日常舞蹈,据传至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在,水族在过“端”节、过“卯”节,庆丰收,以及婚娶、丧葬期间,都要跳铜鼓舞。这种舞蹈把撒秧、栽秧、薅秧、打谷等大田耕作活动的种种动作融入其中,表演者随着鼓声的节奏,踏着雄壮的步伐,旋转起舞,鼓点从慢到快,从低沉到高昂,直到急密如雨,嘎然而止,舞步也跟着由缓而急,由快而密,到马上收步,使观众既兴奋又愉悦。
“斗角舞”:又叫“斗牛舞”,相传远在明朝初年,水族祖先看到苗族有斗牛“吃牯脏”祭祖的场面,既热闹又隆重。水族因为穷,没有水牛,于是用竹篾编成斗笠,用木头削成水牛角的样子,安在斗笠顶端两侧,做成牛头,两人各拿一个,模仿牛相斗的架式,跳起了“斗角舞”。斗角舞一般由五把芦笙,五支莽筒伴奏。吹芦笙者边奏边舞。由最小的一把芦笙领舞。舞蹈的唯一道具是竹篾制作的“牛头”,前部拴上鸡毛裙,后部披彩色绸布。两个拿“牛头”道具的舞者半蹲着身子,随着芦笙的曲调声旋转起舞,另有五个男扮女的“姑娘”,头上戴着用三根白鸡毛、一根野鸡毛和竹篾编成的帽子,腰里拴着有白鸡毛的花裙子伴舞。舞蹈动作幅度大,显示了水族人民粗犷奔放的性格。1983年在中美洲演出中受到外国观众的好评。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端节(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
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为水族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主要活动为祭祀和赛马。节日期间,铜鼓声此起彼伏,悠扬的歌声和芦笙调从早到晚回荡在翠竹掩映的竹楼里,水乡山寨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小知识:水族有自己的历法,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终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卯节(水历九、十月内的卯日分四批过节)
水语称“借卯”,是荔波一带水族人的节气。届时杀猪宰鸭、洒扫庭院,打豆腐、开窖酒祭祀祖先。并盛装涌往卯坡(各地约定俗成集会对歌过卯的山坡),击鼓对歌。
传说:传说远古时候一支水族的祖先来到荔波定居,禾苗忽遭严重虫灾,人们束手无策,眼看颗粒无收。这时,水书先生陆铎从天而降,指示人们扫积屋内烟尘撒在禾苗上,终于除去了害虫。人们庆胜利,聚欢歌,代代沿袭便形成了卯节。
额节(水历正月酉亥)
荔波德门、田早、太吉、尧古、拉交、水庆等地水族的年节。届时要设素席祭祖,以鱼为上供珍品,另供糯米饭、甜酒、大小南瓜等。过去还举行赛马、击铜鼓等娱乐活动,方式、内容与端节相似。
杀鱼节(农历三月初九)
居住在龙里、贵定、福泉一带的苗族人民,每逢三月初九就来到河边,从河里叉起一条条鲜鱼。烧起大火,架起铁锅,用河水煮鲜鱼。一边喝着米酒,吹芦笙唱山歌,祭天求雨,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布依族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
传说这一天是牛王的生日,所以也称“牛王节”、“牧童节”,黔西地区也称为“开秧节”。荔波一带每逢这天都要做黑糯米饭敬“牛王”;有的地区还要杀鸡备酒祭祖,并用鲜草包糯米饭喂牛,给牛洗澡让其休息;个别地区还要举行斗牛、赛马等娱乐活动。
洗牛节(农历六月初六)
正值春耕结束,人们把牛牵到河边洗澡,并在牛栏旁插几根鸡毛和鸭毛,表示为牛洗耳去尘,祈祷耕牛平安健壮。
苏宁喜节(农历十二月丑日)
节日那天,小孩挨家挨户去要象征长寿幸福的糯米饭、鸡蛋和肉片。同时家家户户剪彩色纸人,缠竹条纸须,贴在祭桌的墙头上。
黔南的独特之处不仅体现在秀山丽水间,更源自于黔南山水之中的点点村落。走马黔南,所感受到的原生态尽在那山、那水、那人之中。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194339
1镜头下的东莞视界:夜生活其实很平淡 -
126677
2游走索契同志夜店 纸醉金迷背后尽是心 -
96572
3迪拜现罕见云海 唯美似天空之城 -
66773
4跟拍酒店试睡师一天 揭秘“史上最爽职 -
61324
5图说内蒙:马上情人节 草原也风流 -
59942
6南京大屠杀档案原件首次公开 将申报世 -
42796
7万达文旅城2月底奠基 王健林放言“超 -
42390
8旅游地产狂热 云南将取代海南成富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