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山海”经 前世今生纳木错
出于对所生活的这片土地的崇敬与热爱,富于想象力和智慧的藏民族,为这里的山川和湖泊赋予了精气神,谱写了青藏高原的“山海”经。在他们的传说中,纳木错是帝释天的女儿,是念青唐古拉山的妻子。
古老的传说又为现代诗人插上想象的翅膀,无数到访的游客和朝圣者,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歌咏着这崇高的山脉和如镜的湖水。在他们眼中,圣女纳木错无涯无渡地接纳万象的声色,而还给念青唐古拉无心的一笑;雄歭的念青唐古拉千臂指挥多情的万象大合唱,无非为了博取美人的一笑,笑间雷霆又响,雪落下,让为着苍生大爱的唐古拉瞬间也白了头。
诗人的直观感知总是诗情画意的,却无心道中科学家用数据建立起来的冰川与河流、河流与湖泊、降雪和冰川之间瞬息万变,又息息相关的联系。
前世今生纳木错
从卫星图上看,纳木错紧依念青唐古拉山脉,由东向西,湖面逐渐开阔,有如一只等待开屏的孔雀剪影,西边宽阔的湖面是其修长的屏尾,扎西多半岛是其高耸的腰身。大多数的游客,只能来到位于东部的扎西多半岛,远眺北岸的山脉,再回头仰望念青唐古拉延绵的雪山,遥想神湖的彼端。
关于纳木错的成因,21世纪初,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对纳木错地区的第四纪环境演变展开了全面和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大约6500万年至260万年,也就是地质年代所说的古近纪和新近纪时期,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挤压的外力作用下,喜马拉雅山脉缓慢隆起;在这一外力下,形成了一系列山脉的皱褶式隆起和拗陷,而念青唐古拉山北麓的拗陷,形成了纳木错断陷构造湖。
至今,我们仍可以在纳木错湖北岸清晰的看见这一剧烈的地质运动所带来的大地印记。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湖泊专家王君波曾经驾船考察过纳木错北岸一带,从他提供的资料照片,湖岸北东向断裂构造悬崖仍清晰可见,这正是断陷构造的证据。但由于湖面过于宽广,一般的游客从扎西半岛上无法看到北岸的这些景观的。马丽华在《风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讲》开篇“自新大陆”描述了这一史无前例的地质运动,青藏高原地区在告别海洋的四千万年间,历经三次隆起、两次夷平:约在三千万年前,新高地已距海平面两千米,停歇了,并缓慢剥蚀降低;第二次隆升约从两千万年前开始,持续约五百万年,此次运动造就了喜马拉雅山脉。之后再经历了一个下降过程。直到三百六十万年前,青藏地区在一个高不过千米的巨大平原上,重新开始了持续至今的整体的、快速的抬升。
纳木错的年轮
沧海桑田,岁月留痕,神女纳木错也不例外。据说,曾经的纳木错并不是今天的样子,至今约一万年前的全新世,存在一个古纳木错,她的面积很大。后来,因气候变化,湖泊不断退缩,至今湖周围仍留下数道明显的湖岸退缩线。
从地图上看,纳木错周围还有数目众多的湖泊,其中最邻近的大湖,就是色林错。这些湖泊像洒落在高原上断了线的珍珠,彼此间似乎有什么联系。而科学家证明了这些联系,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朱大岗等著的《纳木错湖相沉积与藏北高原古大湖》,高原上的这些散落的湖泊,曾经连为一体,形成是一个超级大湖,被称为“古羌塘湖”。
如今在纳木错的北西角,也就是保吉乡方向,连接纳木错与其西的仁错-久如错的雄曲-那曲谷地分水岭地段,可以看见大片明显的湖相沉积与湖岸阶地。所谓湖岸阶地,是因为湖岸地带湖水作用形成的一级又一级的阶梯状地形,有如湖泊在消长过程中在大地上刻下的年轮,沿着湖心由外向内,由高至低形成同心圆,默默讲述湖泊的演变历史。
通过对纳木错湖成阶地的研究,科研工作者推测在距今年代大约40-25千年以前,,证实纳木错与其西的仁错-久如错,在纳木错的3级与2级湖岸阶地形成时期,确实是互相连通的大湖。科研人员甚至推论,在纳木错的3级阶地与2级阶地形成时期,纳木错是与色林错连通的大湖,而不是通过河流相连接两个湖。
在这两个时期以及纳木错4级阶地与更高的湖相沉积物堆积时期,是藏北高原南部古大湖发育的几个高湖面阶段。其中最高的湖面阶段,纳木错与申错及藏北高原东南部的大多数古湖,如古色林错、古格仁错、古吴如错、古昂孜错等,都是相连通的,可称为“古羌塘东湖”。而藏北高原西南部的古当惹错、古扎日南木错、古塔若错、古扎布耶、古洞错等也是相互连通的,可称为“古羌塘西湖”。甚至在某个时段,“古羌塘东湖”与“古羌塘西湖”也是一度相通,成为真正的“古羌塘湖”。
但中科院湖泊专家王君波认为相比当惹雍错,纳木错的古湖岸,并不典型。目前,在纳木错沿岸可以清晰地划分出4——6级湖岸阶地,最高湖相沉积高出现代湖面150米,沿岸堤可多达50条。雄曲-那曲谷地是连接纳木错盆地与其以西的仁错-久如错盆地的分水谷地,也是构成纳木错2级湖岸阶地顶部的第四纪湖相沉积,构成宽阔的谷地。
除由湖相沉积所构成的完整阶地面与阶地斜坡的4个级别的阶地外,在纳木错沿岸的若干基岩山丘的丘顶与坡麓都可以发现高出湖面60-150米的5-6级湖相阶地沉积分布,如夺玛、尼普、玛尔迥、塔吉古日西坡、昂崩与昂千及干玛弄等基岩小山丘。
停车远眺纳木错湖岸,会发现湖岸边布有白色的盐渍,像是给纳木错献上白色的哈达,这些白色的盐壳,是碳酸盐风化壳。由于念青唐古拉山脉巨大地形的影响,纳木错南、北两岸的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南岸较湿润,土壤属毡状草甸土;北岸相对干旱,属干旱草原土,该类土壤在藏北高原其他地区也广泛存在,因此纳木错湖北岸的土壤可以作为藏北高原土壤的典型代表。
曾经是西藏高原第一大湖泊的纳木错,也被地理位置偏北的色林错夺取了面积第一的位置,原因就是从2004年以来色林错水位迅速上涨,湖泊面积超越了纳木错。湖泊水位上涨的不仅是色林错,纳木错也在涨。据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站长康世昌表述:“研究人员从1970年开始对纳木错进行大规模的考察,发现从1970年至2012年,纳木错的海拔高度从原来的4718米上升到现在的4725米,湖面整整上升了7米。”对纳木错的“长大”,康世昌继续分析:“纳木错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一直在扩张,这和纳木错流域的冰川消融水量和降水量增加,以及湖泊的蒸发水量有关系,补给增多,蒸发减少,湖泊自然就长大了。”
上升的湖面,淹没了部分湖岸,甚至将纳木错西部的两个半岛——梯让木波多岛和根达多岛,变成了岛屿。纳木错流域湖面本身和陆面区域的内降水增长,气温显著上升以及其引起的冰川融水增加是造成湖泊扩张的重要原因。根据纳木错站对纳木错流域内湖泊、冰川动态变化监测检测分析表明,冰川加速退缩带来的融水增加是湖面扩张的原因之一。冰川的加速退缩是气候变化的结果,在气象要素中,气温和降水与冰川进退变化的关系最为密切,支配冰川进退变化的气象要素关键是气温。从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看,整个青藏高原在20世纪60-80年代为冷期,而80年代以来进入一个气温持续偏高的时期。康世昌认为,根据对纳木错流域典型冰川监测表明,近期的冰川退缩加剧就是在气候变暖条件下发生的。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194339
1镜头下的东莞视界:夜生活其实很平淡 -
126677
2游走索契同志夜店 纸醉金迷背后尽是心 -
96572
3迪拜现罕见云海 唯美似天空之城 -
66773
4跟拍酒店试睡师一天 揭秘“史上最爽职 -
61324
5图说内蒙:马上情人节 草原也风流 -
59942
6南京大屠杀档案原件首次公开 将申报世 -
42796
7万达文旅城2月底奠基 王健林放言“超 -
42390
8旅游地产狂热 云南将取代海南成富豪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