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晚些时候,我们向北进发,经过波浪状的葡萄园和麦田,乘客们聚集在酒吧车厢喝酒品尝小吃。下一站是奥古斯塔港(Port Augusta),它是通往纳勒博平原(Nullarbor Plain)的门户。纳勒博在史前曾经是海床,现在这里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大的一片石灰石块,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从东到西有1200公里长,用杰克的话说,这里可以放下两个英国或者4个比利时。纳勒博的意思是“没有树”,但它并非来自原住民的语言,而是来自“没有”的拉丁文(nullus)和“树”的拉丁文(arbor)。推而广之,当年在这里历尽艰难的矿工们也如法炮制地把这片地区称之为“Oondiri”,意思是“没有水”。
有时候,澳大利亚的旅行者称这片广袤的区域为“纳勒乏味平原”(Nullar-boring Plain),因为这个原创的词汇与该地原名“Nullarbor Plain”发音相似,最关键的是说出了这片土地的本质。探险家爱德华·艾尔当然也不会说这里的好话,他把纳勒博平原描述为“一个令人恐惧的异常之地,是大自然脸上的一个污点,是那种只会在噩梦中出现的地方” 。他是有资本做出这种评价的,因为他是历尽千辛万苦从东到西穿越纳勒博平原的第一个欧洲人,而时间是在1841年,想想吧,那个年代,他还能指望什么好运气。此刻,虽然窗外依然是亘古不变的宁静平原,这一分钟的风景和半小时前的风景如出一辙,连风仿佛都是静止的,一切都宁静到骨髓。然而,与爱德华不同的是,我们手举着香槟,有打领结的侍者端来松饼和巧克力蛋糕。真庆幸,我们比爱德华年轻了160多岁。
印度洋-太平洋号列车时不时地要在侧线停下来,给进化成子弹状的超级载重火车让路,那家伙穿破夜色,呼啸而去,仿佛一个桀傲不驯地现代化的牛仔。现在我们位于一段长达478公里的直线铁路上,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段笔直铁路。沿着这条路,我们经过了一些被人遗忘的小地方,像是巴顿(Barton)——一个以澳大利亚第一任首相埃德蒙·巴顿爵士的名字命名的铁路宿营地,现在在这出没的只有野骆驼。单峰驼于19世纪中叶引入澳大利亚。在当年,来自阿富汗的骆驼夫带领最多可达70头一组的运货驼队,纵横交错地穿过中澳地区——当时这里正在形成欧洲牧民的一个定居点。“铁马”是当时人们给蒸汽火车起的外号,它的到来,意味着骆驼运输的死亡。但正因如此,失了业的骆驼自由自在撒开了花地生长繁殖,数量越来越多,现在已经成为当地一大害了。
乌尔迪(Ooldea)是铁路线上的另一个小地方,它位于奥古斯塔港以西863公里处,拥有纳勒博平原上唯一一处来自地下河的自然水源。1917年10月17日,两支铁路施工队——一支从奥古斯塔港开始,另一支从西边的卡尔古利(Kalgoorlie)开始——在这里实现了历史性的大会师,澳大利亚历史上兴建的最长一条铁路在此贯通。修建这条铁路花了5年的时间,工人使用的是最原始的装备:镐、铁锹、马和骆驼。我们停在这个小镇上的时候,已是晚上10点多了,印度洋-太平洋号要停3个小时才开。虽然已入夜,但小城里依然有旅游车带我们去游览城区和它的一座金矿。下了火车,只觉平原苍穹,夜风凉爽,繁星如梦,满天星斗明亮耀眼。南十字星清辉如雪,在天边展现它巨大的身形,使得这个广袤土地上的小镇在星夜里显得异常美丽、异常奇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孟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