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当代艺术产生的感应是不同的,但是,可喜的是,有这种感应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国资本的对当代艺术的觉醒和感应,其对中国当代艺术乃至中国当代文化的未来发展和走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我觉得“70后”批评家,也是画廊主的皮力先生的观点比较公允且耐人寻味,现将他的观点全文转载如下:
谈到所谓的“后金融时代”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境遇,它并不是一个乐观的局面。
首先要谈到从二十世纪中期以来,整个中国的非欧美板块市场的兴起,虽不能说是衰落,但至少是没落的过程,七十年代开始,随着欧美马歇尔计划作用的启动,在欧美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创造了大量的热钱,而热钱落地的第一步就是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奢欲绘画和波普艺术成为全球艺术市场的主流。
美国的艺术能够被欧洲所接纳,其前提是美国跟欧洲分享一个价值体系,分享同样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体系,当然我们今天也在幻想中国的当代艺术可以采取跟美国同样的模式,但这是一个问题。
到了八十年代,热钱过多,以至于它还需要更多的作品来消费,所以他们开始走向亚洲、俄罗斯或者是前苏联,走向现代的拉丁美洲、,最近又开始走向阿拉伯板块和犹太所谓的中东板块,这是整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所开始的一个脉络。
在这样的一个脉络下,中国是从1993年中国当代艺术第一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开始的,为什么是这个时候?
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导致了欧洲文化上自信的心态,在这个心态上,奥利瓦才提出了“文化游牧主义”的题目,那个时候,欧洲对中国当代艺术敞开大门,其实我们所谓的“后金融时代”,打掉的就是从七十年代以来创造的热钱,这个热钱打掉之后,由这些热钱所支撑起来的非欧美的当代艺术市场在2008年开始急速萎缩,我们从相关的交易数据都可以看得出来,在这个情况下,我想当下是在一个“后金融时代”,08年和09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状态:亚洲当代艺术,包括中国当代艺术以及近两年所谓的印度当代艺术,都处在一种被挤压的状态。
2011年的香港艺术博览会,国际的画廊比例会增加到50%左右,我们将看到巨大的画廊业开始向中国倾销国际的当代艺术品,我想这个是我们目前所遇到的一个很重要的现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刘逸鸿 编辑:王晶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