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为了“一言九鼎”的承诺 追踪科尔沁牛业现象

2013年09月11日 17:05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王洁

因为国内牛肉加工行业的门槛很低,一些小微企业有一根绳子、一口锅、一把刀就可以宰牛,以各种方式推上市场。对一些私屠乱宰的小企业,尽管肉牛行业生产有国家标准,一些国家的检测机构也在执行标准,但是往往因没有能够深入到企业一线去检测,仅靠送样检测,就和企业检测有完全不同的结果。而另一方面,因为国内屠宰检疫系统把关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屠宰场虽然设有检疫这一环节,但受工厂规模和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影响,检疫操作程序也不能完全实施到位,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在源头上埋下了肉品的安全隐患。那些在这样条件下生产的牛肉,尽管存在安全隐患,却因其低成本带来的低价格,对那些只图便宜的消费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科尔沁牛业要保证送入市场的产品不给消费者留下隐患,从源头饲养到加工,就要按照世界同行业标准有一系列的资金投入,这样一来,就使得科牛的产品从一进市场就形成了价格上的劣势,挺到2009年,企业曾经几次濒临破产。

讲诚信,就是讲道德

竞争环境的不公平,曾经让科尔沁牛业的企业领导感到走投无路。但他们即使在那一段时间也始终认为,食品企业应该有自己的操守,不该赚的钱就不能赚。

北京奥运会前的一个秋天,企业资金链几乎断裂,是经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有一次,董事长李和与总裁王征涛一道去黑龙江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考察,路上,当地一企业管理人员悄悄对他们说:“下面的原料价格太贵了,咱们能不能往成品肉里也稍微打一点点水?每斤肉打2%谁都看不出来。”按说每斤肉注入2%的干净水,没有谁能检测出来,市场上注水量比这多得多的肉一样卖得很好。假如能这样注水,企业可以争取2%的盈利空间。

按说那时候的科尔沁牛业但凡有能盈利的事,肯定应该去尝试一下。正巧,当晚“科牛”的几位负责人在黑龙江省的杜尔伯克特开会,说到注不注这2%的水,李和问王征涛:“你什么意见?”王征涛想了想,说:“李总,咱要注,10年前就能注。都10年坚持没注,还注吗?这么多年的艰难都熬过来了,还有这个必要吗?”

李和实际上等的就是这番话。于是当即表态:“我同意你的意见,我们不能对消费者有一点点的欺骗,在这里讲诚信,就是讲道德。”

也许是科牛人把诚信看得很重,与企业有供销关系的养牛户信得过他们。在企业屠宰加工车间里,你看不到像某些企业那样站着不少送牛来的农民或牧民。但是在别的企业,农民和牧民可是要等在车间里,直到看着企业的人称完牛,记上数才离开。因为他们担心在过秤的一瞬间出问题,因为企业的人在称重时,手在电子秤上稍稍一提,二三公斤就没了。现在活牛一公斤肉25元上下,2公斤就是50多元钱。50多元钱对一个农民而言已经是大钱了。对于企业而言,一头牛多挣50多块钱,一年屠宰10万头牛就是500多万元,也是个了不得的数字。但是,科牛人这么多年从来没在这种事上动过歪脑筋,所以和科牛人打交道,农牧民很放心。他们会放心到进了工厂大门,从车上把牛往下一放,过完秤就回家了,还得科牛的人打电话请他们在预定时间取款。

其实,当地人很清楚自己养的牛能出多少斤肉。王征涛说:“有一次我就接过一个养牛大户的电话,电话里他试探地问我:‘王总,咱公司的秤是不是有问题了?’

我问:‘有什么问题吗?’

他说:‘平时,我的数据屠宰率是不可能低于53的,怎么今天给我的表上标的是52.8。’”

王征涛听说马上往厂里打了个电话,管生产的副总告诉他,的确是秤因为用得年长,坏了,不准了。这位副总立即打电话告诉那位农民,说他说得对,机器从哪天几点开始坏的,中间宰了多少头牛,哪头牛是谁家的,厂里都知道,让他放心。因为他的牛是有编号的。企业后来把农民的损失全部都给补了。

[责任编辑:董俊杰] 标签:科尔沁 肉牛 牛肉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