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逃离“旅游经济”怪圈 绽放古城之美
想象一座城,城里居住着来自各地的能工巧匠,他们各个身怀绝技,在这座小镇中比邻而居,终日打磨手做,捏陶、染布、铸铁、编竹……每天,有大量的手工艺爱好者、设计师、头脑工作者涌进这座城,寻找灵感与机会。而城中的原住民依然能安居于此。
慈城,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
成为一座依靠手工艺经济为内在源动力的小城,这就是宁波的慈城古镇正在努力的方向。对慈城而言,这并非乌托邦,它已为这个目标努力了近10年。
当中国的古镇一个接一个地沦陷在“旅游经济”的怪圈里,变得千篇一律时,慈城的想法与胆识令人耳目一新,这条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纵然泥泞而漫长,但无论如何,“已走在路上”的慈城,值得我们好好关注。
修旧如旧,绵泽后世
古老的建筑在每个角落都能看到
慈城位于宁波北部市郊,建镇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越王勾践时期。古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坐拥绝佳地理位置。旧时京杭大运河便从慈城门前经过,是内陆航船出海的必经之地。历史上的慈城曾相当繁华。经济的发达也带来了文化的兴盛。从唐朝起,慈城便有了最早的规划建设,城中道路横平竖直,“街忂缩三横六,方如棋局。”在中国古时,这种人为的城镇规划非常罕见,因为多数村镇都因地势而建,因此有人将慈城看做中国最早的城市规划雏形。
不仅在城市布局上独具特色,慈城的文化底蕴也相当浓厚。慈城在历史上曾是远近闻名的“进士之乡”,从唐宋至明清,共出了519名进士。到近现代,这里也涌现过不少文化名人,比如戏剧大师周信芳。著名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者冯骥才先生,祖籍也在慈城。直到今天,慈城内的书香古风依旧可觅。
然而随着水路的逐渐萧条,慈城也渐渐没落。文革期间,整座古镇几乎被损毁一空,只留下完整的街区格局,而古镇风貌早已被各种乱建的民宅所淹没。就在10年前慈城准备开发时,几乎找不到任何“古镇”的影子。
因此当10年前慈城的开发被提上议题时,第一步便是要恢复风貌。经调研后发现,在这座仅5平方公里的小城里,竟然保留着33处国家级文保点,而仅仅对这些国家级文保点进行修复,就是个异常庞大的工程。如今10年过去了,慈城的修复工作依然在进行中,而目前也仅仅完成了古城东北角太湖路一带的古建修复。
慈城的建筑得到了相应的保护
很多人,包括宁波本地人,都在抱怨慈城开发修复的速度过慢,耽误了古镇发展的黄金时机,当凤凰、丽江、乌镇等古镇纷纷走红时,慈城依然默默无闻。然而对于一直负责慈城开发的金源公司而言,这种慢火精雕,是必然的过程。金源公司总经理严再天是建筑专业出身,慈城的古建修复从开始一直都是他亲力亲为。“古建不比其他,一旦损毁便可能是永久性伤害,因此每次修复都非常慎重。每一栋老房子在修复前,我们都要请国内的建筑专家来会审,再制订修复方案,每次修复的过程都要请人全程记录,留下完备资料……修复古建远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只修复地上的建筑,更复杂的工程是铺设地下管线,但这些是一般人并不清楚的。而修复更大的困难,是如何调解与当地人的矛盾,我们修复的宗旨是,尽量照顾当地人生活的需要,以不影响他们的生活为主。”
如今在慈城城东小东门附近,可以看到一排巨大的钢铁架构,这里就是当时慈城城墙的位置。然而慈城开发公司并没有像其他古镇一样完全恢复古城墙,而是选择以这样象征性的手段进行“重建”,除了成本的问题,也是考虑到城里居民出行的需要。同样的理由,慈城也没有恢复原来半城半水的面貌,而只是开掘了东门处的一小段水路,其余水路则以柏油马路象征性地“代表”。
曾经的城墙,只剩下一点残段
“修旧如旧,绵泽后世”,在慈城的宣传片中,这句话不断出现。如今谈起古镇修复,“修旧如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词,似乎所有古镇都在以此来宣扬自己忠于历史的本分,然而在慈城,我发现“修旧如旧”还可以有另一种解读,它可以不那么死板生硬,但仍能恪守原则。
“绝不做对不起祖先的事”,金源公司的副总郑经理在提到慈城重建时一再强调。就是本着凭良心做事的原则,慈城修复也如一名老匠人般,慢慢锤炼,而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做法,也最终让慈城获得了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194339
1镜头下的东莞视界:夜生活其实很平淡 -
126677
2游走索契同志夜店 纸醉金迷背后尽是心 -
96572
3迪拜现罕见云海 唯美似天空之城 -
66773
4跟拍酒店试睡师一天 揭秘“史上最爽职 -
61324
5图说内蒙:马上情人节 草原也风流 -
59942
6南京大屠杀档案原件首次公开 将申报世 -
42796
7万达文旅城2月底奠基 王健林放言“超 -
42390
8旅游地产狂热 云南将取代海南成富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