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舌尖上的癌症”引热议 专家称大部分靠谱

2013年09月24日 17:13
来源:凤凰健康综合

“舌尖上的癌症”

红肉有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酒精饮料有增加口腔咽喉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而韭菜则可能降低胃癌的风险……

近日,微博上一张“舌尖上的癌症”医学图谱广为流传,引发网民热议。在图谱中,作者一共列举了近20种食物和15种癌症的关系,并且分别用红色、黄色、深蓝和浅蓝色分别显示该种食物增加或降低某种癌症风险的可能性,这其中有大家熟知的致癌风险物比如黄曲霉菌,也有一些一直以来被当成健康元素的营养素“中枪”,比如高钙饮食和β胡萝卜素就被提出,可能有致前列腺癌和肺癌的风险。

这张“舌尖上的癌症”医学图谱靠谱吗?是否有临床试验作依据?据几位专家介绍,图谱里的大部分内容比较“靠谱”,但有些结论也存在争议。而且,对每个人来说,需要辨证施膳。  

图谱评价——

图谱出自美国癌症研究所 

最早,微博用户“医学美图”发表一张名为“舌尖上的癌症”:那些增加或降低肿瘤风险的食物”的图谱。图片中,横排是各种癌症分类,纵排是不同的食物或营养元素,格子里用不同颜色标注了这些食物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图谱引发了转载的热潮,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质疑这一图片的来源及准确性。 

,“科学松鼠会”成员、临床医学硕士“箫汲”发表博文向用户呈现了这幅图谱的全貌。博文指出,这一图谱是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综合了几千项研究,根据不同研究的证据强度,以及某种食物、营养元素、生活方式与癌症风险的相关程度,制作出的关于风险相关性的图表,而为了避免太学术化,翻译过来的中文图谱依据这一研究结果进行了重新制作。

图谱生动易懂但不可硬套  

在这份图谱中,记者看到,横排是各种癌症分类,纵排是不同的食物或营养元素,格子里分别标注了这些食物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图谱生动易懂,方便理解和运用,但是对这幅图也不能太迷信。”对此,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小兵博士表示,从整体来讲,这个图谱有一定科学性,但是,对个体来讲,就不一定了。

陈小兵解释说,癌症是多病因疾病,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病毒因素和遗传因素都可能导致癌症,在研究饮食与抗癌和致癌的关系时需要考虑摄入某种食物的时间长短和剂量大小。“脱离具体时间长短和剂量大小谈论饮食的利与弊,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再‘好’的食物,也不能过度摄取;再‘坏’的食物,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也会接触到。”陈小兵提醒大众,这幅图可以参考但不能生搬硬套,毕竟每个人情况不同,饮食也应该因人而异。

图谱供参考而非绝对

“箫汲”在博文中也同时提示读者,本图根据大量统计数据制作,对健康防癌确有指导意义。但是,对个体而言,吃某种增加癌症风险的食物,并不等于一定会患癌症;同样,只吃降低癌症风险食物,也并不能保证一生不患癌。只是希望通过此图,尽力让大家学会如何降低患癌的风险。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说,是否致癌是要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等才可下结论;而是否会患癌症原因非常复杂,受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众多综合因素影响,图片是供参考而非绝对,“就算是可致癌的物质,也要看食用的时间和剂量。”

美国民间组织“科学松鼠会”成员、美国普度大学博士“云无心”常常在博客上就公众关心的打针西瓜、人造鸡蛋等传言作出科学解释。他说,微博上常常出现“一个可怕案例”和“疑心与食用了某种物质有关”这样的推论,消费者应该直接无视。什么食物可能导致什么后果,并不是一个案例就可以得出结论的,不适宜如此夸大。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也给记者举了一个小例子:所谓食物相克的道理深入人心,实际上其中很多都是不科学的。例如说海带忌猪血、同食便秘就看不出理由何在,海带本身是有利于通便的,而猪血也没有涩肠的作用。包括流传甚广的菠菜和豆腐、海鲜和水果不能一起吃也不应如此绝对。

又如,在网络上盛传的“人体排毒时间表”与现代医学科学的相关概念就相去甚远。“科学松鼠会”成员、外科医生李清晨表示,“有说法称23:00-凌晨1:00肝脏开始排毒。事实上肝脏是个‘小时工’,你什么时候喝酒,它什么时候启动针对酒精的解毒功能,如果晚上没喝酒,也就不存在解毒这回事了。”李清晨说,人的身体是一架非常精妙的“机器”,代谢、排泄及解毒的体系非常完善,根本无须刻意地去“排毒”。  

[责任编辑:李天白] 标签:癌症 靠谱 食物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