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机使欧美日奢华品牌需求普遍萎缩的时候,中国奢侈品市场却“风景这边独好”,甚至有媒体称中国人消费奢侈品的风头已经“盖过阿拉伯王室”。中国是如何从一个生产基地转变为消费大国的,消费群体、消费理念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奢侈品消费:西方不亮东方亮
香奈儿精品店
消费理念的转变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环境和国际地位的巨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持续不断的升值,带给中国人民强烈的财富刺激。国内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北京青年报》早在2004年,曾经联合北京的国贸商城共同推出了“奢华品牌在中国消费心理调查和人气品牌”评选活动。调查中,关于“你理解的奢华产品的关键有哪些?”消费者给出的答案是:价格昂贵排在第一,品位排在第二,其次是精致。而2008年的调查显示,短短4年时间,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选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品质独特以82.4%排在第一,品位高雅以77.5%排在第二,顶级设计以67.9%排在第三,而价值指标已经被排到第五位。也就是说,在这4年时间,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已经从4年前唯价格马首是瞻的攀比冲动消费,走向成熟的理性消费,认识到价格昂贵是奢侈品的正常属性,而品质与众不同,高雅又有文化艺术内涵,才是欣赏和购买奢侈品的真正意义所在。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也正在向科学良性的经营模式发展,并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培养更加广阔的奢侈品市场。
奢侈品消费:西方不亮东方亮
香奈儿精品店
下一站,奢侈品天堂
人类有一个普遍心理,就是每个人都想占有别人无法承担的东西。奢侈品利润正是建立在精英主义、排他性的基础之上,用瓦伦蒂诺总裁斯坦法诺 沙西 ( Stefano Sassi ) 的话说,“奢侈品意味着极致、优美、豪华和一对一的关系,让富豪们消费了‘独一无二’。这种消费超越了时间,永远都有生存空间。”这也正是为什么一条范思哲皮带会比一头牛要贵的原因所在。
高盛银行预测,未来5年内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中国人口将从4000万上升到1.6亿,二、三线城市的人口是奢侈品业的主要支撑。北京、上海的消费者见多识广,精明世故,判断力强,过了需要奢侈品进行身份认同的阶段,倾向于购买小众但更高雅的品牌。比如奥地利皮具品牌Ludwig Reiter,这个有120年历史的品牌至今坚持手工制作,很少打折,只在优惠季给VIP客户9折,而如今在北京金宝街上的高级购物中心金宝汇也开设了专卖店。所以,路易 威登、爱马仕等品牌需要西安、无锡等市居民的支持,让他们在二、三线城市复制在大城市取得的成功。
也许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赶超日本,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号奢侈品消费大国。只是这样的局面有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少的弊端,怎样让奢侈品消费真正的为我国经济做出贡献,以及能否将国内的品牌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大牌,这也许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浮华下的真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杜泊萱
|